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平安花开幸福来——曾都区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 发布时间:2019-12-03 09:4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是百姓的永恒期待。对于老百姓而言,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为了确保群众这份沉甸甸的“幸福”,近年来,曾都区委政法委自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综治、平安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扫黑除恶、平安创建、法治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稳步推进政法和平安建设全局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有力维护了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扫黑除恶 打造一方平安乐土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曾都区将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既有力打击威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突出位置,将扫黑除恶纳入区委大督查、巡查重要内容,列入区委中心学习组必学课程,纳入党建、综治考核。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效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表彰密切挂钩。各地各部门均成立了以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单位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强大合力。

  持续抓好宣传发动。立足全区宣传无盲区的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集贸市场、工地、车站等,张贴《关于在全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发放《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致全区人民的公开信》,深入基层向广大群众展开宣传宣讲。认真组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头作用,勇于与黑恶势力作斗争,揭发举报黑恶势力线索。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发布《曾都区扫黑除恶举报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布扫黑办举报网站、电话、邮箱和信箱,24小时受理群众涉黑涉恶案件线索举报。

  精准推进挂图作战。区扫黑办每天对群众信件举报、电话举报、网络举报、来访举报等进行初步甄别;每周由区扫黑办主任召集公检法小“三长”及6个专项工作组对本周案件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周研判”;每月由区扫黑除恶领导小组组长召集公检法大“三长”和纪委监委、组织部的分管领导进行“月研判”;每季度由区委书记召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正副组长、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季研判”,对重点案件进行研判会商达成共识。

  扫黑除恶成效明显。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确保打准、打狠、打出声威和实效。依法对梅某某等11名被告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公开宣判,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组建专业打击团队,对案情复杂、涉案范围广、举报人长期反复举报的线索,实行重点督办、申请提级查办或异地交办,先后侦破出租车群体恶势力犯罪集团案、杨某某涉恶犯罪集团、王某某等5人组织卖淫案、北郊陆家河村非法采砂案等67起涉黑涉恶专案。

    打防结合 构筑一道稳定防线

  社会稳定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平安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曾都区坚持防控结合,不断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坚守稳定底线。以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包案化解、结对帮扶慰问、信息研判预警、落实包保稳控、严厉依法打击为抓手,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2019年全国、省市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己亥年寻根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及武汉军运会等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安保维稳工作,实现了“五个坚决防止”的工作目标,以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了发展、维护了民生。

  从重打击整治。2019年,区公安分局共刑事拘留456人,逮捕305人;查处“黄赌毒”案件34起,刑事打处43人,行政拘留490人;区检察院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刑事案件382件507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583件724人;依法不批捕126人,不起诉112人。受理监察机关移送职务犯罪审查起诉案件9件10人,提起公诉4件4人;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586件,结案7281件;受理刑事案件673件,审结564件;受理行政案件139件,审结108件;区司法局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159人,累计解除矫正人员1898人,目前在矫人员261人。

  狠抓预警研判。牢固树立情报主导的理念,严格落实“3+N”信息联排工作机制,积极拓宽信息预警渠道。区信访维稳信息研判中心每天收集来自公安、铁路、交通等各相关部门推送的预警信息和各地排查掌握的行动信息,由政法委、公安分局、信访局共同实行“日研判”。依托“3+N”信息指挥平台,各种情报预警信息第一时间汇总到研判中心,第一时间通报到各地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督促迅速落实。

    共创共建 闯出一条综治新路

  曾都区秉承“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着眼长远,立足实际,形成了科学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治安防控建设提档升级。强化整体防控、精准防控、系统防控,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公众参与、协同作战、合作共赢的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数据整合、研判应用等常态管控机制,推动倡导“智慧小区”建设,不断提升敏感部位区域防控效能。启动全区重点单位、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视频图像资源并入公安网,延伸视频监控触角,提升治安掌控能力。

  “逢四说事”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区信访接待中心和各地各部门信访接待室(综治中心)为基础,建成“逢四说事”平台190个,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覆盖,真正实现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人有地方找。坚持开门说事、认真理事、及时回告“三步工作法”,对“逢四说事”接待场所、接待时间、接待程序、信访内容、办结时限全部公开。在“说事”过程中,实行首访负责制,对接待、调查、处理、反馈等各环节全程记录,确保办理有结果、效果有保证。2019年,共受理各类群众诉求5571件(其中即办件3906件,承诺件976件,上报件689件),合理诉求解决率达到89.8%,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

  网格巡防体系拓展升级。持续做好“网格化+公共服务”便民应用文章,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网格服务体系,公安、人社、住建、民政、文体等10多个职能部门已接入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网格员政策宣传、信息采集、服务代办和巡防队员治安巡逻、维稳处突、城市环保等作用,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社会综合治理创新引领。深入推进隐患排查“两化”体系建设,持续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寄递物流、建筑施工、重点工程等督促检查,全面准确掌握各地、各行业领域新增生产经营单位情况,确保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全部纳入监管,严防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法治为纲、德治为领、自治为基“三治融合”社会治理实践。

    严字当头 锻造一支政法铁军

  做好政法工作离不开一支听党指挥、服务群众,敢打大仗、勇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政法队伍。曾都区政法机关始终坚定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从信念、纪律、能力、作风等关键环节入手抓建设,打造出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抓好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分批、分层、分系统开展政治轮训,集中深入学习,推动全区政法系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理论自觉带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教育引导政法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纪律作风巡查,建好用好政法干部违纪违法举报投诉电话,完善违纪违法线索受理、调查、通报制度,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制度,既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又严格倒查领导责任,推动政法系统作风持续好转。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治本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教育引导政法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推动政法系统正风肃纪常态化、长效化。

  强化能力素质建设。按照“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的要求,建立政法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全警全员全覆盖,聚焦实战,案例教学,切实解决“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判不明”的问题。广泛开展轮值轮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实战模拟训练,把智能化建设作为抢占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制高点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工程”,加快“1234”工程建设,尽快实现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建立与媒体协作工作机制,完善“曾都政法”“平安曾都”等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制度,在政法工作中落实“三同步”工作机制,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平安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曾都区委政法委将进一步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开创平安曾都建设的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