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跨越·品质 ——写在地级随州市成立20周年之际
  • 发布时间:2020-06-24 10:05
  • 信息来源: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神农风

时间标注历史的进程,也印刻发展的足迹。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随州市,为随州的发展打开了机遇之门,开启了城市的“未来简史”。
  二十青春,风华正茂。作为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随州克服块头小、基础差、底子薄等不利因素,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抢抓机遇、特色突破、改革创新、务实重行,引领随州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二十年来,随州综合实力大提升,城乡面貌大变样,人民生活大改善,实现从县城迈向现代化中等城市、农业大市迈向工业大市、文化旅游资源大市迈向文化旅游强市的跨越。
  “中国专汽之都、中国编钟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风机名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一张张闪光的名片,记录着随州这座城市奋进的足迹和发展的蝶变。
  二十年的发展证明,地级随州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填补了我省中等城市在鄂北地区的空白,正在成长为具有较强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
  跨越赶超,是二十年随州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地级随州市成立之初,随州从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成为市州中的“小兄弟”。但随州人不甘落后,立足跨越赶超,坚持克难奋进,力争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把“跨越赶超”写在随州发展的旗帜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经济实力大提升。GDP蛋糕更大——由地级随州市成立之初的百亿元到2018年跨入“千亿元俱乐部”。产业结构更优——由地级随州市成立之初的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跨越,目前增长动力呈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趋势性变化。生产能力更强——工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城乡面貌大变样。随州城区由地级随州市成立之初的19平方公里、20万人口的小城发展到现在的80平方公里、8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城市空间由原来老城单核发展转变为“一主一副、双轴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一河两岸”风光带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随州在2017年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中获十佳魅力城市。统筹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人民生活大改善。城乡居民腰包更鼓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住房由“筒子楼”变成了“单元房”,“小户型”换成了“大户型”;出行由“两个轮子”向“四个轮子”转变,“固定电话”变成了“移动电话”,居民从满足“物质生活”到更加追求“精神生活”。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
  二十年跨越赶超,二十年沧桑巨变。亲历其中的随州市民深有感触:这二十年是随州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二十年。
  (二)
  团结奋进,是二十年随州发展最可贵的精神气质。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随州二十年跨越发展,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回顾二十年历程,希望与挑战并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自强、实干奋进,抢抓国家和省战略机遇,立足实际谋划目标推动发展,克服改革阵痛和转型洗礼,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好成绩。在发展中我们不断总结、探索,形成推动随州发展的宝贵经验启示。这就是,在“团结奋进”的旗帜下——
  坚持抢抓机遇。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错过就是过错”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对随州发展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宏大视野把随州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来谋划,抢抓战略机遇,因时明晰定位,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发展大产业、引进大项目、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推动大发展。当前,我们要抢抓长江、汉江、淮河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以及全省“一主两翼”布局赋予随州新定位,加快推动疫后重振,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特色突破。以特制胜是二十年来随州发展最鲜明的特色。我们立足自身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坚持特色发展、特色突破,提升了专汽、香菇、风机、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了随州作为,增强了随州自信。当前,我们要坚持特色突破,突出打造“四大产业基地”,不断提升优势、壮大实力、打造品牌,将特色产业做优做强。
  坚持改革创新。实行机构“大部制”、纪检“派驻制”改革,探索基层民主政治的“两会制、两票制”,基层社会治理的“逢四说事、逢四解事”制等,创造了众多随州经验。扩大对外开放,注重科技创新,招引资源项目,推动专汽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随州建立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应急产业研究院、香菇研究院等。当前,我们要继续改革创新,推进“放管服”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推动随州经济社会焕发新活力。
  坚持务实重行。以党建为引领,狠抓作风建设,在全市营造务实重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倡导比实效不图热闹、比实干不图虚华、比韧劲不图一时的实干文化。一大批随州本土企业家如徐德、喻信东、程阿罗等埋头实干、稳扎稳打,将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我们以干求助,建成了炎帝故里风景区、大洪山风景区,随州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文化公园引爆城东发展,打造寻根节成为响亮的文化品牌……我们要坚持务实重行,打造实干文化,以优良作风、务实举措推进“四大产业基地”建设。
  发展永无止境,经验弥足珍贵。今天,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团结奋进的精神气质,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坚持和发展宝贵的经验启示,不断创造随州发展新业绩。

(三)
  品质随州,是引领随州当前发展最鲜明的旗帜。
  发展是场接力赛。当前,市委市政府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建设品质随州的战略构想,引领随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这是契合随州实际的发展战略,我们要团结奋进,务实重行,坚定不移推进品质随州建设,通过打造“三城四基地”,构筑品质随州建设的大厦,实现产业有品质成长、城市有品质发展、市民有品质生活——
  打造以特致胜的产业新城。坚持特色发展、特色突破,聚力打造应急、地铁装备、香菇、编钟文化四大产业基地,不断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效、放大产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挺起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脊梁。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让产业有品质地成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品质随州提供坚实支撑。
  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名城。随州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我市让沉睡的文化文物资源“活”起来,依托曾随文化建设编钟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四园多点一走廊”曾随文化主题展示区。我们要以此为引领,推动炎帝文化、编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旅融合,提升景区品质,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文化旅游强市。要把历史“血脉”和文化“基因”根植于城市发展之中,展现圣地风范、乐都风韵、时代风貌,建设文旅名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绿城。我们要坚持不懈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蓝天碧水净土。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大力植绿、爱绿、护绿,构筑鄂北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绿城,让市民享受有品质的生活。
  建设品质随州,我们要重点打造“三城四基地”,并以此为引领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提升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襄十随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展现随州担当作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我们回望随州二十年跨越发展的峥嵘岁月,既是为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是为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随州发展。新时代品质随州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持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坚持抢抓机遇、特色突破、改革创新、务实重行,不断补齐短板、放大优势,谱写品质随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