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以罚代教不可取
  • 发布时间:2019-06-01 10:4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迟到早退罚2元、上课捣乱罚5元、打架斗殴罚50元……”犯错违纪被明码标价地施以相应的经济处罚,这在一些学校并不少见。在这些学校的管理者看来,这种以经济杠杆为手段的管理做法,对于控制学生违纪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这种经济制裁式的管理模式,在短期内可以见效,但是从学校以及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管理是不可取的,是一种短视的功利性行为。总的说来,这种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管理方式存在着以下几点不合理之处:
  首先,扭曲了学生的金钱观。学校作为承担教育职能的教育机构,理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他们对于金钱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被金钱迷住双眼。然而,这种违纪罚款的方式,却让本应该纯净的校园生活与金钱挂上了钩。这样一来,不但扭曲了学生的金钱观,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而且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实际上,罚款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
  其次,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次生问题。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来说,罚款对他们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往往会因为罚款而发愁,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为了交罚款而不惜偷盗、抢劫,走上犯罪的道路。为了解决小问题而引发更大的问题,是得不偿失的。
  再其次,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以罚代管,让教师省去了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的过程,冷面生硬的经济处罚,让师生失去了情感沟通与交流的渠道,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不利的,对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不利的。另外,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违纪罚款,学生只能向家长索要金钱,容易使一些家长因此对学生进行体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综上所述,违纪罚款的管理模式断不可取,学校管理者应认识到这一方式的缺陷以及潜在的教育隐患。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教育,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应树立育人观念,确立发展意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寻求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才是管理的正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