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一切为了高品质的幸福生活——人社部门助力“品质随州”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发布时间:2018-12-14 09:1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陈刚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刘熙发

  今年来,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的总体要求,以“人社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和“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为抓手,践行“阳光人社”工作理念,响应“品质随州”建设号召,竭力让在随州就业创业、劳动生活的广大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的幸福日子。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准人社工作脉络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参与者、社会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维护者,人社部门一手托着民生保障,一手系着经济发展,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切实”工作要求中,理应率先而为,必当尽力而为。

  (一)更加坚定地践行新时代人社事业改革发展新要求。全市人社系统将从五个方面践行新时代新要求,以高质量的人社工作成效助力我市高质量地跨越发展。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融入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局工作中去;二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人才强市、技能强市,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切实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化乡村人才振兴支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加快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随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五是深化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下大力气改进作风特别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干事创业的人社工作氛围。

  (二)更加充分地发挥人社政策聚民心作用。人社政策关系到所有的人,大部分关系民生。党心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党心。作为党和国家民生工作主阵地,人社政策落实得好不好,事关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作为政府重要组成部门,人社部门行风优不优,事关人民群众对地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作为基层人社部门,要时刻与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同人社顶层设计同步发声,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重要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转作风、抓落实、优服务”,以扛鼎担责、务实重行的初心搭建诠党心、聚民心的桥梁,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为此,全市人社系统干部将紧盯“品质随州”建设新目标,立足各自岗位,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将身心真正沉入基层,情况掌握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难题解决在一线,争当政策法规的宣讲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实事好事的办理员、经济发展的护航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合法权益的维护员、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员。

  (三)更加主动地展示人社部门干事创业的形象。在随州实行“大部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和其他市州相比,随州人社系统是一个编制紧张、人员偏少的小系统;对随州其他政府部门相比,随州人社系统又是一个职能覆盖广泛、人员相对较多的大系统。为此,一方面,在面对和其他市州同样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时,我们“不比条件比奉献,不比环境比作风,不比硬件比效能”,用比其他市州人社干部更高的“辛苦指数”提升随城百姓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在面对和我们一样事多人少的市直部门时,我们又当发挥“大系统、大事业、大平台”的优势,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在各个方面都要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争当第一、争做标杆、争创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挥好典型的引导作用和榜样的激励功能,讲好人社故事、唱响人社声音,将镜头对准自己,挖掘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敢闯敢试的典型做法,发现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榜样人物,通过以点带面,在系统内汇聚事事争先创优的正能量、人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紧密联系群众,提供高效人社服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线是“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表明做的都是“人”的工作。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人社部门也由过去管理型的部门转变为服务型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将工作阵地紧贴着基层一线,紧依着人民群众。

  (一)加强宣传宣讲,增进与服务对象的政策互动。以开展“人社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开展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进、全媒体推送的政策宣传。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意识,建立市、县、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四级联动宣传网络,人人给力、人人发声。将政策宣讲作为一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融入工作抓宣传,做到人社工作开展到哪里,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搭建线上线下全媒体宣传体系,通过随州人社局门户网站、随州阳光人社微信公众号、随州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布人社新政策,通过《随州日报·阳光人社》专版、《编钟之声·人社之窗》专刊、随州论坛·阳光人社专栏以及随州电视台、“云上随州”公众号、荆楚网随州频道、随州文明网及时发布人社新动态。今年以来,共印发宣传资料超过10万份,在各类媒体和户外电子显示屏推送政策2.5万条次。各级新闻媒体对我市人社工作给予了关注,《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湖北日报》等省部级媒体先后刊发《以赛选才促进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招聘活动进乡镇》《随州贫困户就医实现即时结算》《让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等新闻报道13篇。

  (二)加强沟通联通,增进与服务对象的信息互传。以开展“人社政策落实专项行动”为载体,加大与参保群众、城乡居民、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等服务对象的沟通联系。结合“阳光人社惠企行动”,成立四个工作专班深入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问题115个,已解决问题98个;举办人力资源干部政策培训班4期,帮助企业排查用工风险159个,指导企业规范管理制度50多家,协助企业自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205件。结合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开展社保政策“六进”活动(进企业、进工地、进医院、进贫困户、进机关、进社区),面对面地宣讲社会保险政策,答疑解惑。结合“法治人社”建设,开展“春风行动”政策咨询、12333宣传日等普法宣传活动10多场次,在线提供政策咨询服务5500多人次。

  (三)加强行风作风,增进与服务对象的情感互融。以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优服务”活动为载体,向服务对象提供实时监督、过程参与、现场展示等更加直观、直接的交流渠道。在宣传解读政策时,注意站在读者的角度增加体验感,在政策制定和宣传时尽量少一些文件语言,多一些群众白话,少一些官腔高调,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鲜活故事,少一些自说自话,多一些第三视角。比如通过“随州阳光人社”微信公众号策划“人社政策有奖知识竞赛”,吸引1.23万名网友参与答题。通过“云山随州”、随州论坛实时直播全市人社系统“不忘初心忠诚履职 牢记使命为民服务”“庆七一”讲述人社故事活动,分享了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市人社局调解仲裁科等9个不同行业先进典型事迹,吸引1.5万多名网友在线观看。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推送“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人社惠民故事,在中国劳动保障报组织的全国人社扶贫典型案例评选中,我市报送的《精准扶贫“不留死角”助力居民养老全覆盖》得到广大网友的持续支持,从5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人社扶贫20个典型案例,点赞量排名第九。

  三、立足群众视角,提升幸福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出发,实施“一揽子”惠民利民安民举措,实打实地提升民生工作的成效,努力实现业有所就、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困有所助。

  (一)就业更有价值。以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让更多劳动者在能够实现就业的基础上,还能尽可能地释放个人才能,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一方面,实施“就业提升计划”,为劳动者提供充裕就业岗位。针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推荐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63人,占全年目标任务3000人的115.43%;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419人,占全年目标1200人的118.25%。针对农村建档立卡劳动力,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和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大篷车、“村村通”广播挨村逐户宣传政策,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组织贫困人员参加招聘促进就业,目前已累计促进贫困人员就业6718人。针对劳动者“求职难”问题,整合全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常态化提供职业介绍,经常化举办公益性招聘,每月15日组织“人才集市”,累计发布招工信息2.3万条,达成就业意向1.1万人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另一方面,实施“技能展翅计划”,为劳动者提升就业竞争力。对接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面向劳动者提供叉车、电工电焊、计算机等工种的岗前培训、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结合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和市场化的需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农村电商、月嫂、家政服务、养老护理以及农村实用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化培训。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2849人,对农村贫困人员开展技能培训5218人;和农业部门联合开展香菇种植培训1万余人;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4721人,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708人。

  (二)劳动更有尊严。作为“劳动者之家”,人社部门不仅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劳有所得”上下功夫,而且还积极倡导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体现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一方面,扎实做好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实施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畅通维权渠道,持续推进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建设,综合运用调解、仲裁、监察职能,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诉求。集中力量抓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加快“四项制度”落地实施,通过工资支付信息化管理,强化源头防控和日常监管;同时坚决对“恶意欠薪”行为说“不”,依法予以严惩。今年以来,全市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663件,全市劳动监察机构共处理举报投诉案件219件,为2295名劳动者追讨工资3294万元。另一方面,大力倡导“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型劳动关系。活动对企业主要从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民主管理、精神关怀六个方面提出要求;对职工主要从敬业精神、技能提升、参与经营、工作纪律、理性维权、诚信劳动六个方面提出要求。通过“双爱”活动,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劳动者积极弘扬“工匠精神”,从而建立平等法治、诚信友善、和衷共济、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齐星公司是随州的“龙头”企业,也是“双爱”活动最早的试点企业和获益者。近年来,该企业通过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明显减少了劳动纠纷,大大降低了用工风险,而且调动了职工的创业创新激情,积极为企业发展出力献策。今年该企业被推荐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2名职工入选湖北省技能大师。

  (三)生活更有保障。社会保障是民生所依,也是社会的“减压阀”“稳定器”。人社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我们在提高社会保险制度覆盖率和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优化社会保险服务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方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让更多的人纳入社会保险制度。大力宣传《社会保险法》,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相继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建设领域农民工工伤保险“同舟计划”,让更多农民工穿上工伤保险的“防护衣”。目前全市共有136.93万人纳入养老保险制度,209.48万人纳入医疗保险制度。另一方面,实施“社保共享计划”,让参保对象能够及时足额享受到各项社会待遇。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社保惠民政策,连续14年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先后2次上调城乡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7%、70%,建档立卡贫困户“四位一体”报销比例超过90%。今年以来,全市共为345119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33094万元,91991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76683万元,为21099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91055万元;为参保职工、居民支付医疗费用313.9万人次146871万元;为409名伤残职工支付工伤待遇1607万元;为1017名生育女工落实生育待遇2137万元。

  “民生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品质随州”建设中,全市人社部门将扛鼎担责,积极作为,继续为随城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幸福生活努力拼搏、不懈奋斗。

  (作者系随州市人社局局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