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评论
AI技术引领县级党校智库建设新航向——随县县委党校在教师转型与创新中的探索实践
  • 发布时间:2025-06-22 08:5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刘相 周龙洁


  随县县委党校自2019年机构改革设立以来,主动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承载着以深厚理论研究为决策引领、以先进思想智慧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面对教师队伍年轻化的挑战与潜力、资政成果稀缺的困境以及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随县县委党校积极探索、勇于担当,主动拥抱AI,以熟练运用AI技术为突破口,努力推动教师从“单一理论探索者”向“技术赋能型思想领航者”深刻转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随县县委党校如何以AI技术为引擎,绘制“技术为翼、思想为魂”的发展蓝图,为县级党校智库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一、破题之困,直面县级党校发展瓶颈与时代机遇
  (一)年轻化队伍: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县县委党校是全省最年轻的县级党校,教师队伍普遍是近年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充满活力、激情与创业精神,为党校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这支年轻队伍在资政研究领域尚显稚嫩,经验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科研基础的薄弱,难以满足决策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使得年轻教师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此外,传统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逐渐显露疲态,难以有效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制约了智库功能的有效发挥。
  面对这些挑战,随县县委党校深刻认识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为教师队伍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撑。AI技术的兴起,为随县党校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钥匙。通过引入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随县党校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为智库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AI技术:重塑智库建设新生态
  在“数字中国”战略的引领下,AI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正在重塑知识生产的逻辑,为县级党校智库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随县县委党校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探索AI技术在智库建设中的应用,以技术赋能推动智库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AI技术,随县县委党校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与分析,为教师提供了更加精准、全面的信息支持。同时,AI技术的引入还推动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得教师能够运用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这些变革不仅提升了智库的研究效率与质量,更为随县县委党校在县域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双轮驱动,构建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思想铸魂,坚守初心与使命
  随县县委党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智库建设的灵魂和根基。通过建立常态化的“AI技术应用+政治理论学习”机制,确保了教师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同时,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AI技术应用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不仅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更关注技术背后的政治逻辑和价值导向,力争确保每一项技术应用的背后都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理论底蕴,为决策服务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推动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学术争鸣,为智库建设注入新的思想火花。
  (二)智能引擎:技术赋能,重塑研究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随县县委党校积极引入AI技术,打造“智能研究工具箱”,为教师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个工具箱涵盖了Deepseek、豆包、即梦等多种先进常用软件,有效帮助教师快速洞察政策走向、精准捕捉研究热点、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价值。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教师在选题、调研、分析、撰写报告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他们能够快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服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同时,AI技术的引入还推动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得教师能够运用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提升了智库的研究效率与质量。
  三、三维并进,探索实践创新之路
  (一)课堂教学:智能交互,激发学习活力
  随县县委党校深知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探索将AI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教学场景,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计划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让教师通过案例式教学方式为学员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力争在虚拟的历史场景中让学员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在模拟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锻炼学员数字时代的执政能力。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注重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员走出课堂,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学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资政服务:科学预测,精准把脉发展
  随县县委党校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积极运用AI技术开展科学预测和精准把脉工作,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通过建立“AI预研+教师精研”的协同机制,基本实现了对县域发展的科学预测和精准把脉。在运用AI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为教师提供精准的调研方向。这些工作不仅提升了随县县委党校在县域治理中的影响力,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更多的“党校智慧”。
  (三)调研机制:生态协同,共享数据资源
  为了提升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县县委党校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协同的调研机制,与县数据局、县统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共用。通过运用AI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让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县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趋势。
  同时,注重将调研工作与实践相结合。学校鼓励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蹲点调研和实地考察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实践经验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更为他们提供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县域发展的角度和视野。
  四、育英铸魂,培养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智库建设的核心资源。为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理论的复合型人才,随县县委党校积极探索实施“数字党校人”的培养计划,通过建立涵盖初级、中级等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理论素养提升服务。
  (一)初级聚焦:夯实“数字党校人”技术双基能力在初级阶段,随县县委党校着力强化教师基础技能操作。针对性开办“AI智胜未来与基础应用”等专题培训及讲座,通过“理论+实操”的沉浸式教学,系统传授AI技术原理与工具使用,为随县县委党校的教师开启智慧办公的新视界;同步推动教师深度参与“教学课件智能生成”等实战项目及微创新活动,切实提升技术实践与场景创新力。
  (二)中级进阶:淬炼“数字党校人”综合双核能力在中级阶段,随县县委党校重点锤炼教师综合素养与系统创新能力。党校定期邀请高校知名专家开设“数字化转型前沿理论”讲座,如邀请院士作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决策的深度讲座,邀请随县的AI专家为教师进行专业授课,并组织教师参加“观摩武汉市委党校精品课比赛”等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拓展学术思维。同时,利用机关大讲堂,让教师进行AI大比武,展示AI学习成果。
  (三)联动聚能:“数智治理+智慧农业”融合实战育才机制
  随县县委党校强化部门联动:与县政府政策研究室共抓基层数字治理研究、县数据局完善县域数据共享目录机制、县农业农村局筛选智慧农业试点场景等。通过联合课题攻关、数据集成交付、跨部门方案会商及“数字服务下乡”,让教师深度参与全链条实践,持续提升智库实战能力。
  AI技术的发展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思想实验”,不断拓展着人类认知世界的边界。AI技术不是替代的“颠覆者”,而是赋能思想的“催化剂”。随县县委党校将始终坚守“政治灵魂”与“技术理性”的辩证统一,让年轻教师在AI浪潮中既成为“会用算法的理论家”,更成为“坚守信仰的思想家”,以“智能智库”建设的新成效,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党校方案”,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红色学府”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随县县委党校校务委员;随县县委党校教研和县情研究室教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