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评论
对错误言论要敢于说“不”
  • 发布时间:2023-03-13 11:22
  • 信息来源:随州新闻网
  • 编辑:陈刚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杨文明

2月18日,安徽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某在庐江中学演讲时,一高中生怒而上台,对其三观不正、含有崇洋媚外和功利性言论进行了驳斥:“他眼里只有钱,学习就是为了钱,崇洋媚外!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位高中生铿锵的话语掷地有声,道出了青年学生的心声,喊出了新时代最强音!其大胆勇敢的行动,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视频在网络上发酵后,很多网友对这名学生竖起了大拇指。笔者也为这名学生点赞!

我国一向尊师重教,极少出现学生反对老师的情况。但是,当教授或老师向学生宣传不正确价值观、灌输不当思想观念时,我们该怎么办?当专家教授、社会公知散布谬论、否认历史、否认中华传统文化,大放厥词时,我们该怎么办?笔者大声疾呼,就要像庐江中学这位高中生那样,面对错误的言论要敢于说“不”。

敢于说“不”,不是冲动,是理性思考的感性表达。每个人都有思想和观点,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少数专家学者发表的明显错误言论时,我们要认真分析,理性思考,认清错误言论的本质和其危害性,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立场、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如果有勇气,就当面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没胆量,可以事后私下交流沟通,驳斥对方的错误思想和言论。有质疑敢于表达,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有理性判断的人,不是人云亦云的人。因此,敢于质疑,并不是血气方刚的冲动,却是理性思考后的果敢表达。

敢于说“不”,不是鲁莽,是拒绝盲从的理智选择。人人都有主见和判断力。无论是谁,都不能盲目听信所谓专家、教授、公知的话。如果他们的言论不恰当,充满功利性和崇洋媚外,甚至是反党反社会的言论,我们就要敢于反驳,大胆质疑,这并不显示我们的行为鲁莽,而是一种理智选择的行为。如果任由他们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影响学生、大众,人们的价值观就会被带偏,思想就会陷入混乱,社会就可能陷入动荡。社会需要正气,舆论需要引导,观念影响选择。面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我们就要果断拒绝,大胆质疑,正确选择。

敢于说“不”,不是妄为,是敢于斗争的精神勇气。面对各种座谈会、讲座、演讲上不时出现的一些雷人雷语、三观不正、崇洋媚外的错误言论,有的人不敢、不愿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大胆质疑,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主要是缺乏斗争的精神和勇气。觉得与己无关,听听罢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深层分析,是民族意识淡化、社会责任弱化、文化自信缺乏、国家认知不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拿出敢于斗争的精神和勇气,做到在错误言行面前不含糊、敢“亮剑”,在关键时刻挺得住、豁得出,这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和勇气。

敢于说“不”,不是轻薄,是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有人认为学生反驳老师,是轻薄的表现。其实不然。不要认为专家、教授讲的都是“真理”,老师说的都是“金口玉言”,我们不但要认真听,还要认真地分析、思考和判断,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对显而易见的错误言行,要敢于大胆地质疑,亮明态度和观点。这亮出来的是原则立场,亮出来的是责任担当,亮出来的是信念力量,亮出来的是真理光芒。

庐江中学高中生面对错误言论敢于站出来发声,这样有个性、有正气、有正能量的行为,应该鼓励和支持。他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当今社会再多一些这样的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凝聚民族精神、抵御西方思想观念的侵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再麻木不仁的受错误言论的影响和灌输,要挺直腰杆行动起来,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发声时就发声,对那些数典忘祖的人大胆说“不”,对那些三观不正的人大胆说“不”,对那些崇洋媚外的人大胆说“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