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聚焦县域谋发展 奋力赶超开新局
  • 发布时间:2021-12-08 08:41
  • 信息来源: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打印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随县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县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随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区域发展新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的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新布局和随州市构建“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东西贯通的关键节点、南北相融的重要窗口、多点发力的镇域经济,奋力建设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全国生态康养宜居福地、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区、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县域经济竞进提质、争先进位,打造全省县域特色增长极

坚持“一个中心”,聚焦聚力兴产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随州市打造“专汽之都、现代农港、谒祖圣地、风机名城”, 积极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着力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贡献力量。勇于在现代农港建设中“挑大梁”,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坚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以推进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以畅通内外循环串起供应链,培育壮大裕国菇业、中兴食品、湖北现代农业、意亚食品、共富牧业等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两香一油”、中药材、林果、畜禽等特色产业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推进香菇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菌种培育—种植—加工—检测—流通—研发—双创—培训”全链条的产业体系,建成“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发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优势,推广“买全国、卖全球”模式,扩大香菇、茶叶、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出口规模,走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农产品外向型发展新路勇于在谒祖圣地建设中“唱主角”,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依托炎帝故里独特资源,做好挖掘、转化、放大文章,做强炎帝文化品牌,打造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全面实施“旅游+”战略,构建“一心四带”文旅融合新格局,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生态康养宜居福地。深入构建随南、随北、随中三条“旅游环线”,推广营销“拜祖文化游、度假养生游、探险体验游、绿色田园游、红色教育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创建“荆楚文旅名县”。勇于在专汽之都建设中“创特色”,打造专汽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围绕随州打造“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航空物流装备制造基地”,坚持错位发展,采用资产重组、招大引强等方式,力在电力应急、饲料运输、冷冻储藏、高压清洗等专汽细分领域做大做强,共建随州市316国道专汽走廊,擦亮“中国专汽之都”的金字招牌襄随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中彰显随县担当,作出随县贡献勇于在产业梯队培育中“强支撑”,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力争十四五期间总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年税收突破4亿元,进一步巩固全省新能源大县地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石材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石材开发、综合利用、园区管理、生态修复等,建设绿色石材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推动石材产业绿色、规范、高质量发展。持续壮大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引领主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引进和培育一批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电商产业园、电商特色镇村加快成内融外联、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践行“两山”理论,聚焦聚力美生态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释放绿色生态效应,为构建鄂北生态屏障提供有力支撑。做好“加法”,厚植绿色底蕴。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绿满随县”“精准灭荒”提升工程,建成一批绿色生态示范镇村,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和生态文明示范县。巩固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建设一批万亩花卉、油茶等林业经济示范区。做好“减法”,提升防治成效。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预警,加强府澴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生态。做好“乘法”,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加强石材尾料、锯泥锯粉等资源综合利用,建设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探索生态种养等循环农业新模式,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做好“除法”,落实问题整改。聚焦各级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严格对照中央和省要求立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巩固提升治理成果。

助推“三感”增强,聚焦聚力惠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强功能,提升城乡建设品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到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和各环节,着力打造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魅力城市。以培育镇域“小老虎”为抓手,大力实施“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推动镇域竞相发展,奋力打造一批产业发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活力迸发的魅力乡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建设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区。着力补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返乡创业激励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领,推进“三馆一中心”建设,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着力兜底线,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政策,强化医保基金征管加强福利院建管,深入开展平安随县、法治随县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瞄准“四最”目标,聚焦聚力优环境

紧盯国际国内一流,主动向先进地区学习,持续钉钉子,全力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和持久战,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性好转,努力打造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县(市、区)之一。打好“组合拳”,打造政务服务高地。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互联网+监管”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管出公平、管出活力、管出安全。点燃“新引擎”,打造项目建设洼地。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省政府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等政策机遇,深入谋划、对接,力争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盘子”。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成长性好的优质项目。持续深化“四联一包”“五比五看”等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推动各类项目加快签约、开工、建成、投产。主动融入“融通鄂豫”重要枢纽、“襄十随神”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推动与周边县(市、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促互补、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合作携手共赢。甘当“店小二”,打造企业发展福地。落实落细各项惠企纾困政策,着力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严格遵守“十必须、十不准”规定,严厉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随县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