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调研
我市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 发布时间:2021-07-29 10:38
  • 信息来源:
  • 编辑: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审核: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打印

按照市政府领导安排,带着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一“农业三问”,2021年3月,我们到随县安居镇随州市爱国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开展蹲点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形式“解剖麻雀”,深入了解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积极探索推动全市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爱国粮食合作社发展历程

随州市爱国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8年,主要开展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2020年,合作社规模化种植面积4896亩,粮食产量3000余吨。该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

(一)艰难起步阶段。合作社理事长肖保新于2008年在安居镇张家井湾村,以每亩700元价格流转了235亩土地,投资30余万元,成立随州市爱国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生产。但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及田间管理技术,当年亏损24万元。为学习先进种粮技术,肖保新专门到各地学习种粮大户经验,勤学苦钻种粮技术,加上农技部门、乡亲们的帮助指导,2009年实现盈利3万多元。

(二)稳步提升阶段。2010年后,合作社开始逐年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添置机械设备,先后流转两个乡镇8个村的土地,2013年流转面积达到2010亩,2016年达到3635亩, 2020年达到4896亩,水稻和小麦基本种满种足。目前,合作社拥有配套农用机械设备30余台套,投资150余万元建立了育秧工厂及日烘干能力120吨的烘干中心。并率先推广应用工厂化育秧、无人机植保、插秧侧深施肥等新技术,逐步实现从育苗到种植、防治、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

(三)联合发展阶段。2017年12月,合作社牵头联合周边种粮大户,成立随州市众联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采用统一物资采购、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农机调配、产品购销、线上交易线下配送“六统一”的服务模式,为社员及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培训、信息服务。联合社现发展会员单位23家、生产基地33个,各类农业机械设备200余台套。覆盖随县的安居、环潭、新街等农业生产大镇28个村,参与农户1600余户,流转种植面积5万余亩。

近年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省级示范社”“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等称号,并列入国家级示范社名录。合作社在推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爱国粮食合作社发展经验和启示

随州市爱国粮食生产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顺应农村实际、农民意愿、市场需求,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较好破解了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

(一)开展规模经营,减少冬季土地撂荒,破解“谁来种地”的问题。根据农户田块实际,以每亩400-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并吸纳农户和种田能手加入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现有社员116户,已流转何店镇天星村、安居镇张家井湾村、安南山村、车岗村、徐家嘴村、聂家寨村等8个村大部分水田,最多的聂家寨村流转1010亩,占全村水田面积的70.1%,占耕地面积的36.9%。在合作社示范带动下,安居镇已发展规模种粮合作社(专业大户)19个,流转总面积达3.7万亩,其中流转安居镇3.03万亩,占全镇种粮面积的60.6%。这些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常年冬季种植小麦和油菜面积超过70%,明显高于普通农户,有效减少了农村耕地撂荒现象。

(二)实施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破解“怎么种地”的问题。为给周边种粮农户提供更多便利,合作社成立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中心,常年为农户提供土地托管、代育秧、机插、收割、烘干“一条龙”服务,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解除了在外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也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农忙抢收抢插时间,使合作社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与农户建立起完整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链条。2020年,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6169亩,同时“众联社”为安居、均川、何店、新街、环潭5个乡镇1.2万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系列服务,服务面积达10万余亩。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生产服务水平,破解“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注重增强物质技术装备,提升科技应用水平。引进工厂化育秧技术,通过工厂化集中育秧,既节约了灌溉用水,又节约了育秧成本,还提升了秧苗品质。引进无人机植保新技术,可节省30%农药量和90%用水量,农药有效利用率达85%以上,单机每日作业量可达300 亩,减轻了人工作业负担,实现了高效安全作业。引进插秧侧深施肥设备,肥料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15-20个百分点,每亩水稻种植可节肥15斤,既省钱增效,又大幅提升了绿色生产能力。通过集约化发展,合作社在水稻集中育秧、水稻旱直播、精准配方施肥、植保统机防治等新技术、新工艺、新农机推广应用等方面,创造了典型经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坚持市场导向,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破解“产销衔接”的问题。一是订单生产。积极推广“双订单”模式,从供种、收购两方面建立起供种企业、加工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户放心种植香稻,助力“随州香稻”产业发展。2020年合作社种植香稻2700余亩,带动安居周边乡镇发展香稻5万多亩。二是精准对接。积极对接市场,与本地随厨渔村、随厨人家等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合作,既拓展了销售渠道,又加强了“随州香稻”的推介。三是延长链条。实行“线上订单、线下配送”,打通了从“种”到“收”再到“消费者饭桌”的服务产业链,2020年下半年,仅“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馆”网销平台销售金额就达30多万元,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几点建议

我市是农业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648家。但是合作社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合作社不合作”“水土不服、发育不良”等问题,亟待破解。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根据调研爱国粮食合作社的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大力培育发展。坚持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培育壮大各类农民合作社,并引导和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提质增效。一是培育经营型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带动成员开展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培育服务型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开展以代耕代种、机播机收、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生产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或多环节优质服务。三是培育综合型合作社。鼓励合作社以产品和产业为纽带向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一批集种植、服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或联合社,引领和带动区域内农户和中小型合作社共同发展。

(二)激活内生动力。当前,合作社自身发展还存在经营规模不大、利益联结不紧、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服务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要加以引导和监管。一是完善利益联结方式。引导农民以实物、土地经营权、林权、闲置农房、宅基地使用权等资源要素入社,支持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收益分配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坚持科技兴农富农。支持合作社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方面成为行业引领者,切实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比较经济效益。三是实行星级动态管理。各地要根据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经营服务成效、带动能力强弱、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星级评定,按星级等次给予不同标准的奖励或项目支持,同时做好动态管理,对虚假运营、经营不善、管理混乱、作用缺失的合作社进行规范整顿和清理注销。

(三)健全发展机制。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加强统筹,完善机制,全力推进。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各地要根据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从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谁来种地”这一迫切问题的角度,制定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推进措施。二是建立考评机制。将农民合作社发展纳入各级政府“三农”工作考核范畴,平时加强调度评估,督促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农民合作社发展状况每季度评估一次、每半年研究一次、每年通报一次,年底考核结总账,对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好的通报表彰,对发展成效靠后的通报批评或约谈。三是总结推广经验。各地要及时总结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和示范社创建的经验做法,树立一批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典型,做好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强化政策扶持。各地要从要素供给、产业融合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对合作社的支持和激励政策。一是加大项目支持。统筹整合资金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重点在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上要优先向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倾斜。鼓励各地对农民合作社获得农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创建、带动和服务农户突出、积极参与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适当奖补。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推行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提高“政府+银行+担保公司”的“农担贷”额度,通过对合作社提供一站式、链条式金融服务,以免抵押、额度高、利率低、服务好等特点,打通融资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用好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对农民合作社从事设施农业,其生产和附属设施用地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农用地管理,保障其合理用地需求;对农民合作社从事农产品生产、初加工等用电用水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水价政策。(市农业农村局 市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