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奏响林业发展新乐章——随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探访
  • 发布时间:2012-07-12 09: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苏杰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和煦的春风中,四五台挖掘机伸开长臂作业,山脊下,大片新开挖的树基槽,如梯田般蜿蜒在山腰上,呈波浪状向远方伸展开去。
  “我们从去年11月份组织机械施工,现在快完工了,下一步,就是组织人工,将油茶种苗栽满整片山坡。”朱元岭,随县安居镇肖店人,原本是做摩托车生意的。在周边种植户的带动下,2011年,他投资近百万元,在一山之隔的均川镇高皇庙村三组,租下2000多亩荒山,建基地,种油茶。
  “高山变梯田,荒山变茶园,林地换绿装,山场变银行。”又到新春植树季节,眼下,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春风,在随县大地渐渐吹开。


  一

  随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533平方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林业大县。其中,适于油茶、核桃等作物种植的山场林地十分丰富。
  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新随州”目标后,随县瞄准了这片青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生态立县、林业强县”战略,制订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到2020年建设50万亩木本油料基地,木本油料总产值达到6.5亿元的奋斗目标。
  2010年启动至今,随县高标准完成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基地林建设10万余亩,改造老基地近5万亩。基地林建设,呈整体推进态势。
  “木本油料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方向,是推进‘三个随县’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每年发展5万亩这个目标不动摇,强力推进木本油料基地林建设。”随县林业局局长苏爱珍说。

  二

  均川镇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该镇墙院村蔡子墩,有上世纪70年代种下的3000余亩油茶园,至今仍发挥着经济效益。该镇相关负责人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油茶进入收获时期,按每亩80株,每株30斤青果,每斤青果1元计算,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
  “油茶、核桃等作物,三至五年可成型,八年左右进入丰产期,既是经济树种,又是生态树种,既为农户带来了经济收益,同时,保护了林业生态植被。”随县林业局植树造林科科长柳富奎说,近年来,高端茶油、核桃油进入人们生活中,并渐渐被接受。木本油料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由于木本油料收益期相对较长,为发挥前期效应,殷店、均川等镇种植户,在不断摸索中探寻出了“油茶+中药材”套种模式,在油茶中套种瓜蒌、天花粉等中药材,做到“以药养茶,以短养长”,每亩收益可达1000多元。
  广阔的市场前景加速了产业发展,大公司、大老板、大资本纷纷“上山”。两年来,随县引进14家公司,120个业主,投入1.2亿元,流转林地20余万亩,掀起了木本油料基地林的高潮。


  三

  “事实上,在过去我们也有过一些失败的教训。比如,有些假借种油茶实际是上山砍树的;有的项目,后期资金不足导致发展停滞的,等等。结合以往经验,我们探索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促使这个产业的发展最终越来越好。”该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鼓励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并非所有的山场均可开发、所有人都能参与。该县规定,有林山地不发展,开挖的基地必须是荒山或稀疏山林,且统一标准和施工方式;开发前期,严格审查山场承包开发者资质,后期强化监管,分组划片定期巡查,严厉防范、打击各种借发展木本油料基地之由破坏生态资源以获利的行为。
  做好跟踪服务和指导。统一为种植户提供种苗,确保种苗质量高标准;对投资量大、发展前景好的,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扶持;配套林权改革的推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解决基地林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林地山场当田种,油茶核桃当粮管”。今年,随县提出,全县要新建木本油料林5万亩,逐渐将丰富的山场林地资源,打造成百姓增收的绿色银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