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随州要闻
世界记忆 文明共鸣 《焦点访谈》聚焦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 发布时间:2025-04-29 09:1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4月28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世界记忆名录文献遗产专题节目《世界记忆 文明共鸣》,聚焦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引发广泛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17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
  专家认为,曾侯乙编钟入选关键在于曾侯乙编钟及钟架上刻有的3755个铭文,这些铭文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古人对音乐的认知,是声文对照的珍贵文献遗产,在世界同期同类文献中独一无二,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从音乐价值来看,曾侯乙编钟是当时人类音乐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堪称第一部有声的音乐教科书。编钟铭文论述了“一钟双音”、十二律和乐律学体系,敲击编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能分别发出不同声音,“一钟双音”这一伟大发明在汉代之后逐渐失传,编钟的出土证实了中国古代先进的乐器制造知识。铭文中还包含大量罕见的音乐术语,比如28个律名中,三分之二不见于存世文献,为研究先秦音乐制度提供了关键线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