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随州要闻
代表热议文旅名城建设——建设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释放“青铜器王国”硬核力量
  • 发布时间:2020-01-15 09:3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支持随州建设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这一部署让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支撑文旅名城建设的硬核力量。 
  随州是古曾国的发祥地,古曾国以随州为核心纵横经营700年,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曾随文化和精美绝伦的青铜文化,成为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是荆楚文化中具有独特代表性和强大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 
  “建设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将曾随文化保护与发展提高到了更高层面,将带来更多支持。”省人大代表、随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后加升看到这个信息后信心倍增。 
  建设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随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坚实的基础。后加升介绍,从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以来,随州通过考古发掘“挖”出了一部700年的曾国史,共出土了几万件(套)青铜器,目前数量已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这些青铜器序列完整、铸造精美、铭文丰富,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艺术价值高,以曾侯乙编钟等为代表的国宝级青铜器享誉世界,随州更是被考古专家誉为“青铜器王国”。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曾随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利用与发展。今年,我市文旅名城建设提速。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编钟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四园多点一走廊”主题文化展示区建设,有序打造以擂鼓墩、义地岗、叶家山、羊子山文化遗址公园为支撑的曾随文化走廊。加快青铜古镇建设,打造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 
  后加升表示,建设国家青铜文化展示中心,将进一步提升随州文化区域影响力,对随州编钟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建议省直相关部门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让随州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全部留在随州,更好发挥出土文物价值。 
  陈瑞峰代表建议,将“编钟文化”纳入全省标志性文旅品牌。刘光明代表建议,省委、省政府支持随州与武汉音乐学院合作,在随州建设武汉音乐学院新院区,为编钟文化发展注入更多专业人才;加大对随州文化投入的支持,将随州出土的文物留在随州,把青铜文化打造成湖北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郑晓峰、李成军等代表也就擦亮随州编钟文化、炎帝文化等文化名片,推动文旅名城建设建言献策,建议将“炎帝文化”纳入全省标志性文旅品牌;省级支持、省市联动,把编钟乐舞打造成湖北文化品牌,推动随州乃至全省文旅产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