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春天来得晚,冬季长,小麦生育期比常年推迟7至10天。据专家前期分析,小麦灌浆期可能缩短,影响千粒重,必须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加小麦灌浆强度,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据了解,“一喷三防”是指小麦抽穗期至籽粒灌浆中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等混配喷雾,达到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提高千粒重的目的。
此外,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策,扩大政策效应,针对我市不同类型区苗情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受冻害和三类麦田以喷施叶面肥为主,水地麦田以防治赤霉病、干热风、后期倒伏为主。各地还结合小麦高产创建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活动,集中资金和物资,开展“一喷三防”示范,带动群众开展“一喷三防”工作。
市农业局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肥吸水能力下降,通过“一喷三防”,在小麦叶面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等关键措施,能有效地预防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同时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危害、延缓衰老、提高粒重等。预计该技术能促进小麦增产5%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