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随州发布
随州“生态四宝” ▎绿色底蕴提“颜值”
  • 发布时间:2022-05-26 17:44
  • 信息来源:随州发布
  • 编辑:陈刚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生态四宝,绿色底蕴提“颜值”


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随州独特的地貌,海拔千米的高山,连绵不绝的丘陵,奔流不息的大河小溪,宽阔富庶的走廊平地,孕育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完整生态系统。随州荣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兰花之乡、中国香菇之乡等称号。在随州,绿色是最鲜明的底色,这里乔木峥嵘、植被繁茂,身藏灵禽异兽、果实山珍。在随州,南北拱峙着大洪山、桐柏山,中间镶嵌着绿宝石般的封江口湿地、百岛竞秀的徐家河,哺育和滋养着炎帝神农的传人和万物生灵,也成为随州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被誉为随州的“生态四宝”。



“楚北氧吧”大洪山


随州大洪山,横卧汉江流域,蜿蜒荆襄,方圆纵横百里,素有荆楚名山之称,为湖北省唯一一座独立内山。山顶的宝珠峰,海拔1055米,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1988年,大洪山与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一道被授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大洪山群峰竞秀、林海茫茫,生长着75科1400多种植物,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7%,被誉为“鄂北生态屏障”、“华中绿宝石”。这里空气中富含氧离子,是养生天堂,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2019年10月,在江苏南通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授牌仪式上,大洪山被授予“中国森林氧吧”。大洪山史志更有“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的记载。中华秋沙鸭、娃娃鱼、红嘴相思鸟、金钱龟、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等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银杏、青檀、楠木、椴木、杜鹃、对节白蜡等珍贵树种遍布山野,堪称“动物王国”和“绿色宝库”。


山中洪山禅寺旁,有一棵树龄超3000年的古银杏,相传为洪山禅寺修行僧人所种,成为他们心中的“菩提树”。古银杏树树高约38米,直径约2.6米,树冠荫笼面积400多平方米,树围超8米,需八人才能合抱。这株银杏树历经千年风霜,依然枝叶茂盛,长势健旺,据称是中国目前仅存的四株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被誉为“华中银杏第一树”。


绿色森林涵养的充足水源,为喀斯特地貌的大洪山带来神奇的“地下景观”。史籍记载,大洪山名泉72处,最著名的有黄龙池、白龙池、珍珠泉、万寿泉等18处。大洪山又号称“百湖之山”,拥有众多火山口湖。海拔840米的“空中瑶池”白龙天池,为全国四大火山口湖之一,与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和台湾日月潭齐名。位于宝珠峰上的黄龙池,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洪山顶。在沉积岩基础上火口喷发,山体镂空形成数百个溶洞,构成亚洲最大的溶洞群,最著名的有两王洞、仙人洞、筱泉洞等,蔚为壮观。


大洪山的美,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冷皮垭遗址,其历史地位可与仰韶文化媲美;这里爆发过西汉绿林起义、元末明玉珍起义;南宋时,岳飞在此抗过金;元末,朱元璋在此打过仗;革命战争时期,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此鏖战。久负盛名的则是佛教文化,自唐以后建寺达26处,大洪山在历史上被尊为湖北佛教首山,佛教文化远播日本、东南亚,在佛教界享有盛誉。


大洪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大洪山累计投资超10亿元,先后完成系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景点建设,主打生态慢游、养生度假。目前正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春来野樱花开满山,夏至遍山苍翠欲滴,秋日银杏金黄、红叶似火,冬雪覆盖山峦时,又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净域灵山。云海日出、古寺佛塔、樵河古道、溶洞溪流……置身大洪山,清早伴鸟鸣苏醒,晴夜与星空作伴,山、水、洞、景等均让人格外自在,岁月也在这一刻柔软下来。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在楚北天空第一峰,在高山白龙池畔,在洪山禅寺外,在千年古银杏树下,走进自在谷,怎不愿偷得浮生半日闲。 



“淮河源头”桐柏山


桐柏山与大洪山相呼应,在随北也有一座高山——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桐柏山,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


桐柏山又称大复山、云蒙山,属大别山脉西段,绵延于湖北省枣阳、随县、广水和河南省泌阳、确山、桐柏、信阳等县市。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山势峻峭,“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走进桐柏山,一道道溪流呈叶脉状分布,向南入府河,往北入淮河。据《随州志》记载,随州境内属于淮河源头的溪流共有14条,淮河在随州主河段长35公里,流域面积689平方公里。后经广水流入河南信阳等地,再经安徽、江苏两省汇入江海。


千里淮河,在古时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春秋时期地理著作《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因淮河流域常年水患,大禹便带领族人开凿疏通荆涂二山之间的河道,导淮入海。因复杂难治,古时历代帝王为祈福消灾,对淮河之神崇奉有加,建淮渎庙以祭之。


桐柏山奇峰竞秀,森林密布,溪谷纵横,瀑泉众多。因受南北过渡气候和山地、丘陵、垄岗等不同地形的影响,过渡性特点明显,动植物种类纷繁。山中有植物169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种;有脊椎动物32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3种。南北交汇,相互渗透,桐柏山堪称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在主峰上有一座古寨,名叫田王寨。田王寨在桐柏山脉固城山海拔600米处,始建于元末,古时是百姓为躲避战乱的避居之所。寨墙北高南低,内围9个山头,全长5.9公里,蜿蜒曲折。古寨东、南、西边均为悬崖陡壁,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华中第一古寨”之称。


孕育大河、气候独特的桐柏山也充满着神奇。相传,盘古开天辟地在桐柏山。三国时期徐整的《五运历年记》、清代学者贡愈淳的《桐柏山赋》等文献,均有记载。虽是神话传说,但也证明着桐柏山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这里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史料记载,大革命时期,随北建立了以桐柏山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土地革命时期,多支红军队伍先后转战驻扎桐柏山地区。田王寨景区新建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和随县红军纪念馆成一大亮点。


2009年,随县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成立,文旅是重要发展课程。2020年,田王寨成功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山水资源、淮源文化、盘古文化、古寨文化、红色文化等全新融合呈现。



“湿地公园”封江口


封江口水库,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大型水库。上世纪60年代,在全国大兴水利的号角下,7500余名民工日以继夜,风雨不息,用最简陋的铁锹、条筐、板车、石夯等工具,拦截刘家河、江家河之水蓄积于此,靠“人海战术”完成了这一壮举。人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丰江水库,寓意五谷丰登,丰衣足食。后来,又改成封江水库,与当地地名相同。


虽然是人造水库,但蓄水之后成就了另一番风景。27公里长的水域,烟波浩渺,14万亩的山场与之相接,涵养着一库甘甜透亮的清水。从空中俯瞰,两岸山峦连绵起伏,库汊水岛犬牙交错,被称为鄂北“千岛湖”。


人们之所以选择在此建造水库,也是有历史故事的。据记载,封江水库所在地有两大集镇——江家河和刘家河。其中,刘家河集镇始建于清宣统年间,是方圆百里的主要货物集散地,也是随州通往河南的古道。丰水季节,商船从这里顺水可达随州、武汉,因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


封江口水库一直是随县重要的水源地,担负着蓄水、防洪、灌溉、抗旱、发电等任务。厉山、殷店、高城等数个邻近乡镇无不受其惠泽,有民谣为证:“白米饭,淘鱼汤,养的姑娘嫁封江!”


历史的洪流中,封江水库几经兴衰。曾经发展过旅游,建过实训基地、培训基地,也因环境问题被叫停。不过,它留给我们的绿色欢歌一直经久不衰。


在这里,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364种,23个群系。珍稀及保护植物有银杏、杜仲、水杉、樟树、野生莲、野大豆、香果树、青檀、铜钱树、对接白蜡、兰草等,其中银杏、水杉、野生莲、野大豆等均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在这里,野生动物得以栖息繁殖,主要有野猪、野羊、猪獾、狗獾、华南兔、松鼠、赤麻鸭、绿头鸭、猫头鹰、野鸡等。2017年12月,在封江口水库开展野生鸟类监测时,工作人员发现了“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


淡去旅游开发,重视绿色发展。2013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随县封江口湿地公园纳入国家级建设试点,这也是随州建设的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2014年,封江口水库被确定为主城区饮用水源地,成为随州城和沿线40多万人民的“大水缸”。为此,全市大力整治封江水库环境,库区内筑坝拦汊被拆除,直通库区的排污口全面封堵,封江度假村彻底关停,三无船舶和老旧船只全部拆解……


正因为良好的环境、优良的水质,2015年,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中,封江口水库成为该工程沿线唯一的在线调节水库,也是鄂北工程输水线路的“中转站”。如今,封江水库不仅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中随县、曾都区、广水市、大悟县等城镇的直接供水水源,也是该工程二期项目规划中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孝昌县等受水区的供水水源地。


未来,这里将是生态系统健康、自然景观优美、宣教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湿地公园,成为生态养生的胜地。



“百岛骊珠”徐家河


徐家河位于广水市西南的徐家河水库,湖面广阔、水质优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库区108个全岛、半岛如百颗珍珠,镶嵌在749平方公里的水面上,499公里岸线迂回。 


水库西临寿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并创作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传世诗句。


山水与人文相映,如今,徐家河有了个更富诗意的名字——月光海。


“百岛骊珠”月光海,百岛竞秀,月映山海,静雅而悠然,已然美了半个多世纪。


徐家河水库是湖北省四大水库之一,1958年开工修建,1964年竣工建成,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为大(二)型水库,总库容7.78亿立方米。流域内多低山丘陵,岛屿、库汊众多,是典型的丘陵分汊型水库。


水库水质清澈,盛产银鱼,为国家级银鱼种质资源保护地。对生长水质要求极高的银鱼,身体透明、无骨无刺,因色泽如银得名,又因营养价值高被称为“水生人参”。去年1月,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从徐家河水库引水到安陆市的“引徐济安”工程,为30万安陆市民送上了优质清水。


2001年,湖北省政府首次批准设立8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徐家河水库为主体的徐家河旅游度假区便是其一。度假区地处“襄十随神”黄金旅游线,位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两圈一区”交汇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现有明月湾、桃花岛、泉水花韵、花田故事等10余处自然和人文景点,开发有水上高尔夫、快艇冲浪、森林探险、户外拓展等旅游项目,被称“鄂北明珠、水上公园”,吸引游人无数。


徐家河水库中,岛屿星罗棋布,植被覆盖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且因水库调节形成独特的小区域气候,水库湿地特征显著、湿地形态自然,极具独特性和观赏性,是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丰富多样生物、库塘湿地景观与优良人居环境协同共生,多重湿地复合形成特有的湿地生态系统。2016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徐家河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今年底将迎来建设验收。


一库清水,是徐家河的灵魂。无论是开发徐家河旅游度假区,还是创建徐家河国家湿地公园,水环境保护始终是基础前提。


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投入近1亿元,取消水面网箱养鱼,整顿周边畜禽养殖,整治岸线违章建筑,严打库区非法采砂,强力推进禁捕退捕,高标准推进徐家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去年,1400万尾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鱼苗入库,进一步保护水库生物资源。


以徐家河为中心,将长岭、马坪、余店、关庙、城郊5个镇(街道)划成片,依托徐家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广水正全力打造月光海(徐家河)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构建广水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目前,正高标准推进项目规划编制、招商引资等工作,部分子项目已先期启动。


山水胜景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百岛骊珠”徐家河美景可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