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市社保中心赴襄阳市学习“社银合作”便民服务新路径
  • 发布时间:2025-06-11 09:27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近日,市社保中心专程赴襄阳市深入考察学习“社银合作”创新模式及社保标准化建设。走进该“社银合作”网点,眼前景象令人耳目一新:银行柜台醒目处清晰标识着社保服务事项清单,综合柜员熟练操作社保业务系统,群众在熟悉的银行窗口便捷办理着过去只能往返社保大厅才能完成的养老认证、信息查询等业务——社保服务正悄然融入百姓日常金融生活的脉络之中。

深研细究,解码“就近办”的成熟样板

市社保中心一行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体验、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度解码了襄阳市社银合作的成功密码。

“一站式”融合,服务半径突破壁垒。襄阳市突破传统服务边界,将高频社保业务精准嵌入银行网点服务流程,精心编制并动态更新服务清单,明确服务边界与操作规范,确保服务“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合作银行网点已从零星试点扩展为覆盖城乡的密集网络,群众“家门口办社保”从愿景变为现实。“一窗式”服务,群众体验焕然一新: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银行工作人员经过严格选拔和专业培训,掌握社保政策与银行服务双技能,持证上岗。群众在同一个窗口即可无缝衔接完成社保咨询、业务办理及关联金融服务,告别了在社保与银行间辗转的困扰。

“一体化”赋能,智慧服务提质增效。襄阳市依托先进的数据共享平台与统一业务系统,实现社保与银行数据在严格安全管控下的高效互通。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了更友好便捷的自助操作选择,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同步跃升。

成效斐然,绘就便民惠企的双赢画卷

成熟稳健的社银合作模式,为襄阳市带来了丰厚的改革红利。

服务效能倍增。 社保服务事项在银行网点的可办范围显著扩展,从初期的十余项基础业务,逐步拓展至涵盖参保登记、社保卡服务、社保待遇申领与资格认证、权益记录查询打印等数十项高频服务,服务供给能力呈几何级增长。

群众负担锐减。依托银行点多面广的天然优势,社保服务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与下沉。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平均跑动距离大幅缩短,时间成本显著降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在此落地生花。

政银协同共赢。政府部门有效借助银行渠道优势,大幅节约了自有服务场地和人员投入成本。合作银行则通过提供优质便捷的民生服务,深化了客户黏性,提升了社会美誉度与品牌影响力,开辟了金融服务民生的新路径。

借智蓄力,谋划我市服务升级新篇章

他山之石,足为明镜。市社保中心深受触动与启发:

“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襄阳市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了服务场景的每个细节里。我们不仅要学做法,更要悟透其中蕴含的服务理念革新。”一位社保部门干部深有感触。

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市社保中心踏上新征程。下一步,将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消化吸收先进经验:

聚焦需求,精准布局。深入调研我市群众和企业最迫切、最高频的社保服务需求,科学规划合作银行网点布局,优先覆盖服务薄弱区域。

强化协同,健全体制。建立强有力的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在政策衔接、系统对接、标准统一、人员培训、质量监督、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凝聚合力。

立足长效,优化体验。着力构建职责清晰、运转顺畅、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持续拓展服务深度与广度,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用户体验。

此次赴襄阳市的考察学习,为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社银合作”广度与深度注入了强劲动力。以先进经验为指引,我们将积极行动,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保+银行”服务新模式,致力于让我市企业和群众尽享更便捷、更高效、更有温度的社保公共服务,铺就便民利企新通途。(杜鸿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