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鸣放防空警报?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旨在提高人民防空指挥通信业务水平以及检验防空警报器的技术技能、统控设备完好率和警报音响覆盖率。同时,通过鸣放活动,在促进我省通信报警系统建设的同时,加强广大市民国防教育和人防教育,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增强群众的国防观念、人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防空警报持续鸣放多长时间?
答:防空警报一般持续鸣放30 分钟,平时试鸣时间以当地政府通知时间为准。
3.防空警报有几种警音?
答:有三种警音,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三分钟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重复三次。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时间3分钟。
4.防空警报声和防灾警报声的区别?
答:防空警报声为持续鸣放中间有停顿间隔,并且鸣放中警音互不相同。防灾警报鸣放以持续不间断的.... 嘟....嘟....嘟...嘟声为主。
5.今年的防空警报声音为什么比往年的声音弱点?
答: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大发展,部分区域新建高楼会对警报声音传播造成一定阻碍;很多老旧社区、办公楼的房屋更新改造,使部分市区警报器设施存在暂时拆除待建中造成一定的盲区;如:有部分城区的大专院校当天有国家计划安排的各类集中考试,为不影响考场,提前关闭了周边相邻的警报设施,从而减弱了警报声音的覆盖范围,造成声音偏弱。
6.为什么住的地方从来没有警报声?
答: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城市区域部署,目前防空警报在我省各地市城区覆盖率已达95%以上,但部分城区有个别区域因属新建社区或建筑,防空警报器还没能覆盖到,当地人防部门会结合实际,按规划逐年增加防空警报器。
7.我觉得防空警报部署在附近影响到工作生活,能私自把电源断掉或者拆除吗?
答:防空警报在平时仅特殊日期才进行鸣放,鸣放时长基本固定在30分钟左右,且人防主管部门在报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会根据国家考试等实际情况调整鸣放范围,基本不会扰民。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占用人民防空通信专用频率、使用与防空警报相同的音响信号或者擅自拆除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备设施、阻挠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拒不改正的等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事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可以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8.单位准备组织防空防灾教育演练活动,是否可以鸣放防空警报?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湖北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43号)第四章第二十二条,战时人民防空警报信号鸣放由当地人民防空指挥部门或者上级指挥机关决定;平时应急警报信号鸣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启动鸣放。
9.市民听到防空警报后,应该如何做?
答:在平时,市民只需要了解防空警报信号鸣响规定,熟悉防空警报鸣响信号,听到防空警报信号时不要惊慌,注意听辨,保持正常工作和活动即可。有条件的单位可组织开展防空疏散演练。
在战时,当市民听到防空警报信号后,应保持镇静,认真听辩发放的是那种警报信号,然后再采取相应措施。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空袭警报后,除各行业(单位)必须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外,所有人员应立即就近进入人民防空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民防空工程时,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隐蔽。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解除警报后,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当敌空袭造成房屋倒塌、火灾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时,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灭火、抢修等行动,消除空袭后果,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把空袭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