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布解读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历史规划
随州市国有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7-05-04 00:00 信息来源: 编辑:admin 审核: 国资委 字号:[ ]

  “十三五”时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科学谋划我市“十三五”国有经济跨越发展,根据中央、省、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和《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国有经济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我市国有经济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资系统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二五”预定的各项目标。国有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成就斐然,国资监管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出资企业融资能力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为打造城市品牌、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国有产权交易(股权托管)、投融资平台建设、央(省)企合作以及续贷周转金等五项重点工作均走在全省同行前列,为我市国有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总体规模稳步增长,总量仍然偏小
  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39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3%;负债总额85亿元,资产负债率34%;国有企业净资产达到135亿元。其中,市属国有企业19家,资产总额210亿元,占全市资产总额的84%,“十二五”期间资产总额净增120亿元。国有资本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益产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断增强。国有出资企业证券化率也从无到有,累计发行各种债券达45亿元。但与其他主要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从融资能力到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和贡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利润构成不合理
  近年来,国有资产总量持续增长,平台功能作用明显,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显著提升,企业整体效益较好。其中,市属参控股企业净利润从2010的1.8亿元增长到2015年2.8亿元。但利润贡献相对集中,分布不合理,盈利企业主要集中在市城投、市高新投、市金盾押运护卫、高新区粮食物流中心等4家企业中。出资企业经营业务比重不高,普遍存在过度依赖政府资源,缺乏持续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以承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为主的企业效益较低;由于公共财政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投资补偿或回购机制,项目资金大部分依靠企业本身融资,从而抵消了企业经营利润。
  (三)产业布局初具雏形,结构仍待优化
  国有资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所占比重超过2/3,竞争性领域份额较少;在公共服务领域中,以道路建设、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配套产业不够完善,如实体经济、物流仓储等业务未形成规模,因此缺乏盈利点;国有经济未形成对我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四)治理架构基本建立,仍需逐步完善
  通过近几年努力,市属出资企业基本已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基本形成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但三套班子之间的层级管理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清晰规范,政企、政资的管理体制一时难以脱勾,自主经营的能力还未真正形成,企业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活力和内生动力。
  (五)监管体系逐步构建,仍要进一步健全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市属出资企业已达到15家,其中,8家企业市政府已授权到位,5家企业已作明文规定,2家正在申请批准中。在全省市州率先建立了企业领导人员分类管理;启动了国有资本预算制度;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管理、三重一大、产权变动、审计监督等一系列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企业党建、廉政建设、企业文化等工作有序展开。但部分国有企业和资产关系及归属有待进一步理顺,出资企业管控、企业领导人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考核管理、企业负责人酬薪管理缺乏科学设计和严格考核兑现,企业内部各项监督相对滞后。
  (六)混合所有制经济成效显著,仍需加大合作步伐
  以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为契机,把央(省)企合作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创造了随州“混”的模式。截至目前,我市已与40家央企、6家省企建立了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落户随州的央(省)企业总数年底可达到39家,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达到27家,总资产近220亿元。
  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央企对接合作压力加大,央(省)企落户我市大项目少、项目数量较少; “三油”“三通讯”等大型央企在我市无新增投入,这些都影响了我市央(省)企合作的质量。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放眼世界,经济将从低速调整进入到温和的增长期,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也将出现许多新变化,中国制造将影响全球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环境也将发生重要的转变。
  着眼国内,政府实施投资拉动和刺激内需、实施“新三驾马车”等一系列政策,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应对经济下行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增强,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但随着各经济领域向社会资本逐步全面开放,国有企业将在许多领域逐渐失去传统竞争优势,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严峻考验。
  “十三五”时期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对随州市国有经济而言,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新形势下,市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勇于面对竞争压力,抓住发展良机,明确国有企业在全市经济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民生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交通、路网、公用事业等领域将继续发挥主导和保障作用,在我市的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智能信息等方面发挥着更大的参入和引领作用,因此,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我市十三五国有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十三五”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国企改革一系列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科学发展为总领,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做大、做强、做精国有企业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国资监管,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央(省)企、大集团与我市企业对接联合,做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做优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企业,做强国有资产经营实力,着力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结构,着力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事关全市科学发展的一些战略性、基础性、公用性和民生性领域的引导、带动和支撑作用,推动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思路
  1、构建一个体系。围绕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
  2、实现两大目标。以改革推动国资国企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将市属国有企业分为商业和公益两类,实现市属国有企业分类监管,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3、坚持三个并重。平台功能作用发挥与企业经济规模发展并重;国有经济与多种混合经济交叉融合并重;实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并重。
  4、做好四篇文章。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发展以央(省)企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强化市属国有企业功能发挥和经营模式创新;进一步促进改制企业和谐稳定。
  (三)发展目标
  实现“四个翻番”。到2020年末,全市国有资产总量、市属出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全市国有企业经营收入、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分别达到500亿元、250亿元、150亿元、6亿元。
  实现“四个确保”。到2020年末,市属出资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确保达到25%(125亿元),国有资本预算收益确保年过5000万元,出资企业净资产收入率确保达到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确保年均增长115%。
  实现“四个达到”。到2020年末,国有出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家达到50亿元(市城投),2家达到25亿元(高新投、市建投),3家达到10亿元(市交通投、曾都区城投、随县城投),4家达到5亿元(市鸿运运营、农产品物流中心、市玉龙供水、广水城投)。造就一批竞争类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明星子公司。
  实现“四类人才”兴企战略。到2020年末,国有出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比重、金融专业人才、会计高端管理人才、各类技能拔尖人才等“四类人才”规模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明显提高,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要。
  四、工作重点
  (一)优化调整布局结构,发挥国有经济重要作用
  着力拓展证券融资渠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市场化运营优势,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实体经济开发,广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随州经济社会建设。通过滚动融资、融资租赁、投资和偿债等投融资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国资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强化国有企业融资功能发挥,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公司采取发行债券、金融信托、票据贴现等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实施项目融资,有效提升国有公司证券融资能力,到2020年末,5家平台公司和5家子公司自行发债,证券化率达到25%,融资总量达到125亿元以上。
  着力构建信息高端产业。努力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保障体系,现代信息智慧体系。加强商业资源开发利用,拓展随州信息空间功能,在网聚客流资源,云计算资源、现代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等方面寻求新的增长点。积极参与风电、太阳能等能源开发。大力推进再生水厂、污水处理等环卫环保建设工程。依托农产品市场和电子配套市场经营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交易制度,建设网上交易市场。开发建设粮食现代信息物流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与实体粮食流通、配送、交易的有机结合。促进规划设计咨询、会展、医疗养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务。通过拓展高端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化新型国有企业。要围绕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发展国有企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正能量。
  着力扩大金融平台规模。积极探索政银合作渠道,大力扶持续贷周转金运管部、担保公司、联合产权交易所等机构做大做强,探索建立联合产权交易与新三板、四板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无缝对接,形成区域性资本市场。探索设立产业基金,支持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把股权投资产业打造成为国有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吸收专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大型国企等特定投资。利用国有企业的信息机制,筛选有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整合全市政府投融资担保资源,到2020年末,注册资本达到2亿元,加入省再担保集团,担保金额达到10亿元以上,为更多的小微企业、三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促进大众创业、全民创业。引导社会更多民间资本参入国企重组,形成新的国企竞争效应。
  着力开拓战略新兴产业。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主动适度进入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和创意设计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传媒、新闻电视、出版等产业。紧紧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华能热电、武西高铁和鄂北水资源配置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因势利导适时组建或创新2—3家相当规模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物资供应商贸集团、大型物流中心和互联网+等新型国有竞争类企业。充分发挥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国有资产的引领作用,发挥辐射功能,扩大交易面积,增大农副产品年吞吐量,使年吞吐量超过250万吨。
  着力推进与央(省)合作。结合我市草根经济特色和产业优势,强力推进央(省)企合作战略,推动本土企业参与央(省)企在资源、项目、生产要素、市场、专业园区、国际贸易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与央(省)企的优势互补、产业互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支持优势产业、优质企业与央(省)企实现资产重组,采取控股、参股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确保“十三五”期间,有60%以上的专用汽车、化肥、食品加工等骨干企业加入央(省)企合作发展战略中来,到2020年末,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十二五”末基础上新增25家以上,以央(省)业为主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总数达到60家,资产总额达到350亿元,实现年利税占全市工业企业的60%以上。
  (二)实施协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升级
  建立实体经济经营新模式。积极研究和总结国有实体经济经营模式经验,跳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营业务的圈子,从单一投资建设项目逐步发展为综合类竞争企业,鼓励国有平台公司瞄准市场、选准项目,与我市主导产业具有发展潜力的实体企业进行联合,采取控股或注资方式,推动国有公司由现有平台投资向资本运作方向转移,由项目投资向企业股权投资方向转移,到2020年末,5家平台公司每家至少有1家控股或注资我市实体经济,使年经营规模达到2亿元以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并拓展具有稳定利税来源的优势项目以及特色经营实体。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盈利模式,提升公益性产业经营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竞争性领域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形成稳定、可复制优势,有效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和行业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实体经济成为出资企业利税的主要方式,为地方财政增加更多的来源。
  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体系。积极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形成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营造和谐宽松向上的企业文化。将自主创新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将企业管理者薪酬考核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选人用人机制等贯穿于企业创新全过程,鼓励企业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探索建立针对企业创新人才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建立企业资金管理长效机制。突出互联网+时代财务创新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以资金管理为重点,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围绕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流量、降低费用开支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财务人员要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好融资成本核算,降低费用水平,从管理上挖潜增效,加强资金运营管控。通过努力,到2020年末,盈利企业比重达到80%以上,企业上缴国有资本预算年超过5000万元。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按照有进有退、有控有放的原则,将现有平台和竞争类国有企业实行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按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分类运行,使之做大做专。积极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以增量改革的方式对有条件的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构建适应国资战略布局和企业市场竞争需要的产权结构基础。要针对不同类别企业,明确主要特色、发展目标、改革方向分类推进改革。要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防止“一改了之”。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体经济新模式。要结合我市产业特色,积极引进各类资本参入我市商业类企业的股权改革。在强化环境、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上,吸引各类资本在水资源、森林、战略性矿产领域进行入股;在水电气热、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和领域,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通过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实现员工持股。国有资本参股非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推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按照5+N模式,使国企分工更加明确、竞争更加有序,后劲更加增强。5+N模式,即五大集团+若干个子公司模式。市城投、建投、高新投、交通投、文化传媒公司利用集团资金和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全子公司的分工具体、经营灵活等优势,走活母子公司经营一盘棋。积极推动市鸿运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以拓宽融资渠道为抓手,整合国企资源,推进市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管理,构建以信托、融资租赁、证券、保险为“四翼”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金融新型国有产业投资集团。通过集中持有现有出资企业股权,归集市属行政国有资产,坚持政府投资与市场融资相结合,积极探索过桥投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产权投资等方式,构建适合我市资本市场需求的信托产品,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组建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用政府引导资金吸引外来投资,共同做大产业基金。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使鸿运公司自有资金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参入、有效收购、期货交易等方式,使资产总量达到40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进程。充分利用出资企业的政府资源以及资本市场集聚资本的功能,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扩大融资渠道,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做好上市规划。推进优势企业改制首发上市或借壳上市。支持大型国有出资企业择机增资扩股,有选择地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后备企业,逐步实现公司整体上市。积极搭建资本运作平台,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成立财务公司,增强资金筹措能力,提升国有经济金融运作能力。
  (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实施“引进来”战略。以更加主动的开放姿态,促进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世界500强、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等大公司、大集团,积极参与我市专汽产业、战略新型产业、能源建设、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开发和公益公共事业等领域发展,切实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努力,到2020年末,使落户我市的央企、省内外国企总数达到20家,资产总额超过200亿元。引进国内知名集团、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入我市经济发展,拓展现有企业所缺少的资源、管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增强软实力。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出资企业间在商贸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新型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国有资本优势,借助“一路一带”和对外开放的利好时机,拓展对外业务。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积极探索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贸易合作;鼓励企业因企制宜,在条件成熟前提下,有选择的到省内甚至境外投资,开展我市主导产业国际贸易,创新投资模式,拓展主营空间,创新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企业在资本、技术、互联互通等方面,探索信息资源和政策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拓国内外贸易市场。
  (五)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使股份制成为国有资本的主要实现形式。在现有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推进母子公司股权多元化。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采用产权多元化模式,探索引进民营资本参与投资,职工持股、技术职称持股等,改进企业股权结构,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要求,在国有企业中建立“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党组织的权责关系,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能建设,明确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推进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分离,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议事规则,按章程行权,对资本监管,靠市场选人,依规则运行。探索选派外部董事和财务总监机制,逐步吸纳一批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董事会,不断提高决策能力。探索监事会监督的有效形式,健全监事会监督机制。
  优化企业管控能力。以战略管控为主导,营运管控相结合,加强母公司管控服务能力和子公司执行能力建设。推进企业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特别要加大对二级以下子公司的全面管理,防止监管失灵给企业带来损失。推动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增强集团公司资源配置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促进企业整体达到管控制度化、科学效益化,效益常态化。
  优化企业法规制度建设。推进企业法规制度建设,落实法制工作新五年规划。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强化企业规章制度落实。要提高企业防风险能力,普遍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对重大决策和重要经济合同进行审核把关,对企业在资本运作、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经济合作等领域法律风险进行防控。开展企业员工全员法制教育,营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
  (六)创新国资监管体系,提升国资监管水平
  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全力推行以管资本为主、以市场化路径监管国有资本运营。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上、在推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上、在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上、在国有资本确保安全有效使用上实现突破。积极培育国企自身造血功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构建企业管而不死、放而有度的监管新局面,使企业在规范监管中健康运行。
  完善国有企业监管方式。推进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出资人履职能力,准确把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特征,在选人用人、目标制定,业绩考核、重大决策、利润实现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形成与企业特征相适应的科学化、规范化、差异化的监管方式。
  完善国有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将“互联网+”运用到国资财务监管领域,建立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网络,及时监测全市国有资产运营动态,实现国资数据收集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加强对县市区国资监管和业务指导,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统计、资产评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收缴、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统筹国有企业利润、产权转让收入、土地收益的收缴和集中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考核。按差异化分类考核,对公共服务类企业,以成本控制和营业总收入考核为重点;对投融资建设类企业,以投资规模和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考核为重点,对竞争类和国有控股公司,以盈利能力、融资能力考核为重点。通过分类考核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实现企业利润和对国家贡献最大化。
  完善国有企业经营预算管理。优化企业年度经营预算管理,提高企业预算的独立性、前瞻性和客观性,增强执行预算的刚性约束。要通过预算管理,不断提高企业决策和盈利能力。要建立科学有效、规范完整的预算评价工作体系,完善企业费用开支、资本运作及投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每一项费用都在预算之中,每一个项目投资都在合理的回报之列。
  完善国有企业服务功能。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监管服务流程,提高服务企业效率。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引导国有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搞好企业年度和任期经营目标考核,减少国有企业亏损面,编制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立与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一)健全国资监管体制,为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按照“统一授权、统一规则、分类监管”要求,加快推动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依照《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正确把握国资监管机构职责定位,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正确享有所有者权益,做到监管不缺位,监管不越位。规范国资监管机构与企业管理部门、企业之间的职责关系,落实国资监管职能。二年内,逐步使国有出资企业实现政企、政资分开,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结合我市实际,建立健全资本监管、制度要求、章程约束“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管体系。
  (二)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为国有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年度考核制度,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企业年度目标和三年任期考核长效制度,探索有利于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激励方式。建立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企业年度预算管理,推行财务信息公开化,提高财务执行透明度。建立企业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监督制度,严格执行经营者年度决算和离任、任期目标审计,真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为国有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企业党组织要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切实将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扛在肩上,把纪律挺在前面。引导企业领导人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正确履职行权。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与企业考核等挂钩,实行“一案双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反“四风”规定,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关键岗位负责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四)加强国资监管队伍建设,为国有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深化“三严三实”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丰富载体,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国资监管整体水平,达到作用明显增强、服务功能有效发挥、工作职责进一步彰显、部门形象逐步提升的目的。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加大企业后备干部培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使更多的优秀干部在国资监管中脱颖而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把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作为对国企监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完善,使之常态化、制度化;把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放在思维观念转变、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增强、服务本领提升上来,以争做“二为”好干部,促进干部队伍不断健康发展。
  (五)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培养,为国有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对企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寻求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路径。优化企业人才结构,重点培养符合企业高层决策、生产、经营、研发和管理等方面所急需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建立聚集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都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努力打造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效率突出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团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