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自然资源
随县有片古老的板栗林
  • 发布时间:2019-12-03 09:5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鄂豫交界,桐柏山下,随县淮河镇群山间深藏着一片古老的板栗林。

  深秋时节,笔者慕名前往淮河镇龙凤店村谢家湾板栗园采访,但见古树参天,枝干旁逸斜出,造型苍劲多姿,最大的古树需5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当地人讲,稻谷黄时,板栗也成熟了,带刺的外壳崩开一道口子,秋风吹过,一颗颗板栗从龇牙咧嘴的刺球里蹦出来,摔了满地。村党支部书记马远全介绍,今年的板栗已采收完毕,产量约9万斤。

  经了解,这片板栗林栽种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园区总面积约1180亩,大小板栗树共有6000多株。树龄300年以上的200多株,占地60余亩;100年以上的400多株,占地近200亩。据淮河镇生态果品专业合作社法人谢永树介绍,与其它地方相比,这里的板栗生长期长,每年9月末10月初才可收获,果粒满、味道甜、耐储藏,闻名鄂豫。

  “别处的板栗打下来几天就会生虫,我们这儿的板栗放置多长时间都不会生虫,用湿沙埋起来,可保存到春节时吃,味道和刚从树上掉下来的一样。”马远全介绍,如果将这儿的栗苗移到别处,结出的板栗就生虫,如果将别处的栗苗移到这儿,会结出不生虫的板栗。

  “谢家湾地处淮河南岸,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地理环境和气候独特。板栗园位于河滩,都是油沙地,保温性能差,河风大,气温低,冬天比周边温度低六七度,虫卵无法生存,加上板栗树古老,品种好,产出的板栗属干果板栗,果实饱满,不易长虫。”谢永树说。

  “古板栗树时间久远,一些树木根部出现树洞,老鼠在树洞里掏,根部被破坏,大风一刮,板栗树就断掉了。”谢永树表示,因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近几年,古板栗树死掉22株,树龄都在百年以上,非常可惜。

  淮河镇宣传委员姜从林介绍,谢家湾古板栗园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加强对古板栗树的保护,“这片板栗林能留存到今天,实属不易,环绕栗园的河滩有几千亩,蕴含着较大的生态、经济、观赏价值,应在保护好的前提下,适度开发,造福当地百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