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圣地车都
曾都经济开发区
  • 发布时间:2018-09-19 09:1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湖北曾都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4年底,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为省管县级开发区,6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近5万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8平方公里(工业区面积6.5平方公里),已形成了“汽车及机械工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纺织服饰工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现代物流园”的“五园一区”产业布局,先后被评为全省开发区先进集体、全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园区、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截至2013年,已入驻企业302家,其中规模企业91家(规模工业企业7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8家),产销双过亿企业31家,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农产品加工值105.3亿元,强势跨入工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值“双百亿”园区。
      
专汽产业不断壮大。积极扶持专汽企业以“专、精、特、新、轻”为主攻方向,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其中,合力专汽的“聚尘王”吸尘车项目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奥马专汽紧盯市场,借力徐工集团,瞄准混凝土搅拌车、散装水泥车等专用车,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润力专汽生产的多功能抑尘车、重型消防车,填补了国内空白;力威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教练车占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中绿汽车生产的压缩式垃圾运输车是商务部援外定向招标具有唯一“3C”资质出口阿塞拜疆的生产厂家。全市具有专用汽车改装生产资质的企业23家,曾都经济开发区落户16家,曾都经济开发区正着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重要生产基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始终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巩固专汽产业的同时,推动开发区向综合产业新城跨越。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增强壮大三友食品、同星农业等企业的创汇能力;提升纺织服饰企业产品附加值比重;突出医药化工建材产业安全环保节能升级和产品深度加工改造;重点抓好钢材汽车物流园区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搭建专用汽车设计、信息、营销、金融、人才“五大服务平台”,技术、质检、物流、博览 “四大中心”,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三大基地”。
     
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携手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在泰晶科技、全力铸造成立院士工作站。培养泰晶科技、江南专汽等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4个,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大科技攻关。泰晶公司在音叉晶体产品生产工艺技术方面拥有7项发明专利和30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制定了国家标准2项,承担国家科技火炬计划1项。江南专汽2013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项,“饮用水应急取制车产业化项目”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企业创新奖。全力集团引进了ER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投入使用自动化专用车涂装线、焊接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推动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专汽产业转型升级。
     
品牌建设不断创优。着力构建以主导产业为依托、骨干企业开拓带动、中小企业后续跟进的品牌培育结构,形成“品牌培育链”,以品牌带动促质量兴区,以品牌带动促自主创新,目前开发区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大力”、“全力”、“江特”)、湖北省著名商标20个。
     
深度挖掘区域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100强,以引进5亿元、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为重点,引进高投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低碳环保的“四高一低”企业,并着力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目前汽车及机械产业集群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在专汽产业方面,5个省级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玉柴项目一期、东合汽车产业园二期、恒天汽车工业园二期、三环铸造公司二期、重汽华威三期项目)。在农业产业方面,三友公司食用菌出口量位于全国第一,同星农业公司成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亿只鸡”产业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泰晶公司成为中国音叉晶体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研发能力最强的生产企业。同时,吉林森工、金奇中药材、华人集团、恒三元生物科技、绎诺医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到开发区。2013年园区共招引项目24个、协议资金75.8亿元。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特邀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将目标定位确定为:中国专汽之都主要生产基地、随州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曾都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平台、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化的产业新城。规划到2020年,开发区总用地规模将达到50平方公里左右。基础平台支持发展。2013年,开发区共征地6138.25亩,拆迁安置536户,拆迁面积108542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3745.57万元,同时启动了9条共计23.7公里道路建设。目前,园区形成了“六纵三横”的路网布局,实现了“水、电、路、气、讯、视”六通,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围绕争创全省一流开发区的目标,曾都经济开发区在奋进中自我加压,在创新中突破难关,2014年力争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30亿元,招引项目30个,引进资金3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新增规模企业20家,实现税收4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