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旅游资源
讲经弘法清水寺 无垢佛国禅修地
  • 发布时间:2017-07-28 09:3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清水寺景区位于桐柏山太白顶撑天峰西,磨云山寨下,面积6.5平方公里。按照《总规》开发构想,将依托佛教的禅修,按伽蓝七堂制规范发展,依照佛法在世间的理念打造中原第一禅修基地。同时利用保存基本完好的磨云山寨发展滑草、滑雪、山地运动度假项目,配套建设运动主体度假村。
佛教圣地
  清水寺:桐柏山佛教圣地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由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僧海雷铎祖买山创建,至今有近400年历史。后几经重修,发展成为如今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寺庙。后有印新法师居之,法师苦心经营,重建大殿,并塑教主释迦与观音、地藏等圣像。寺外现存海雷铎祖塔,位于清水寺左岭,清乾隆年间所修。据传海雷铎祖圆寂后,塔内尸体百年不腐,后在文革期间尸体被毁。
  清水寺,顾名思义,曾经清水潺潺,终年不断,风光秀丽,环境清幽。清水寺背靠山寨,面对青山,老山古柏,翠霭连荫,沃田一畈,可供数十人行道,效百丈之高风,耕佛祖之田园,有衣食用之资,免寄生之诮,坐耗求全,必受社会排斥。印恭诗:片片古田封云林,远继祖风致力耕;自古劳动为美德,且免社会骂寄生。解放后清水寺寺庙被毁,由宗湾村三组一户村民占用。
  1998年9月,永广法师同演增法师、缘了法师等,相偕共来桐柏山清水寺重修简易寺庙,住茅棚,绝世清修,励志一心但求西方净土。后演增法师、缘了法师等相继赴福建莆田广化寺参学,永广法师一人护寺多年,白日勤于寺务农耕,五堂功课不辍,夜间独伴青灯参学悟道,念佛不断。清水寺位于桐柏山南麓腹地,早年山高林密,是人迹罕至、鸟兽出没之地。数年来,老人家翻山越岭,一双脚板在青石板上、杂草丛中、林薮之间走出了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一副扁担挑出了清水寺十年的固守、发展和希望!
  2007年,福建普化演肃法师接任清水寺住持,在此宣法弘道,并投资近500余万元修建佛教学院,现寺院包括斋堂、讲经殿、宿舍等,并修通了宗湾村至清水寺5公里上山简易公路。该寺院是以弘扬佛法,讲授戒律为主,常住僧众已经有50之众,堪称建寺以来最鼎盛时期,成为满足出家僧众和信教群众宗教需要的场所和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国各地出家僧众和佛教信徒、居士慕名到此学法受戒、静心禅修。
佛教名人
  1、直性禅师:字真空,豫唐县王岗人,26多落发云台禅寺,依通良公剃染,三载执劳,不惮形苦,昼担米采樵,夜挑灯阅经。太白顶峰高无水,必下西塔园取,往返数里,艰难异常,师于老山门外,凿井数丈,遂得清泉,众僧饮用,皆赖于此。一日担米回山,中途腹饥,一步难前,采吃山栗果一饱,才挨至寺中,又因担供菜路滑,打一供碗,良公呵责,一掌击下,五指印现,师悉能忍受。后为大事未明,亲近极念老人,居清水寺龙风岩仙人洞,单身独影,藏修七年,其岩路罕人踪,林藏野兽,师淡泊自甘,安贫乐道。师与五二年春,端坐入定十四日而寂,享寿八十,荼毗后,得红白舍利百二十余粒,塔于刺沟竹林。
  2、永广法师:于1990年3月在洛阳白马寺礼上眼下净法师剃度出家。1990年5月,农历佛诞节在白马寺受三坛大戒,成为菩萨比丘。早年法缘广化于河南省许昌市和驻马店地区,凡亲近者无不被其慈悲和德行所感化。1998年9月,师同演增法师、缘了法师等,相偕共来桐柏山清水寺住茅棚,绝世清修,励志一心但求西方净土。后演增法师、缘了法师等相继赴福建莆田广化寺参学,法师一人护寺多年,白日勤于寺务农耕,夜间独伴青灯参学悟道,念佛不断。2007年,演肃法师接任清水寺住持后,于2008年随演增法师移锡韩河村回龙寺(今绍光寺),与演增法师一起护持清水寺。
  3、演肃法师:1962年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83年在河南洛阳白马寺剃度出家,1985年在五台山塔院寺礼上寂下度老和尚受具足戒,1993-1995年在福建省组织比丘安居学律,1996-2000年在福建省闭关自修。2002年在莆田广化寺任上学下诚大和尚的随侍秘书,2004年任莆田广化寺副监院,2002-2008年在福建佛学院任教,负责清规戒律等课程。2006-2007年受学诚大和尚委托,任莆田南少林寺监院,同时兼任莆田广化寺堂主。2007年任福建省莆田市第五届政协委员,2007年任湖北省随州市清水寺住持,2009年任湖北省随县政协常委。2010年任随县佛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2012年任政协随州市第三届政协委员。2012年12月,任湖北省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4、海雷铎祖:贯籍不详,据宗谱与碑铭,生于乾隆乙亥,身长七尺,形貌苍古,少尚英杰,长而好道。于嘉庆二十三年,落发云台,冲淡自居,名利灰冷,孜孜禅道,不废正修。初与参祖同创保安,未几,杖笠游方,因睹诸名山兰若清净庄严,遂回山,于白云西界,摩云垛下,买置山场数百亩,建构精庐,曰清水寺,计为养静之处。复苦志经营,开拓山亩,植松种柏,凿渠引流,率徒躬耕,以备斋供。今之翠竹苍松,皆其手植。祖至山居,一隐卅余载,白云为邻,人事绝交。恒以般若之水,涤濯其心,终至妄尽真现。祖道行清高,所度法嗣亦众,其最贤者,如寂乾、寂乾、寂宝、寂如皆一时之名德。祖化缘已讫,于光绪戊寅,九月十三,正念趺坐,含笑而逝,生历清庭六帝,春秋一百零八。门人奉全身塔于寺左。全山四众,深沐法泽,崇仰恸悼,声震山谷。
美好生态
  清水寺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周边环境的改善。数年前清水寺僧众少、香火不盛,其主要原因就是清水寺周围环境遭到破坏,演肃法师到来之后,十分注重周边环境的改善,首先,带领僧众从植树造林开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自2008年起,清水寺僧众在住持演肃法师的带领下,立志植树造林,保护自然资源,力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年来,寺院多方筹资承包了周边近5000亩荒山,并通过自己培育、购买、向政府申请拨给等方式,共筹集了近20万株适合山区生长的树苗,目前已成功栽种了15万多株,绿化面积达5000多亩。为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实现荒山绿化目标,清水寺还专门设立了苗圃基地,制定了造林规划,计划10年绿化荒山1万亩,还大自然一片秀美山川。如今的清水寺,春植苗、夏浇
  水、秋拾种子、冬扑火已成为寺院僧人念经诵佛之余的生活主题,而寺院周围也已绿荫成行、青光一片,曾经沉寂的山岗上现在到处洋溢着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昔日光秃秃的荒山现在已经郁郁葱葱,披上了绿装。对于清水寺的远景规划,演肃法师说,在不久的将来,他想在这里建一个清水寺自然保护区,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让这里达到1000僧众,绿化十万亩荒山,真正成为周边最大的佛教圣地。
自然景观
  1、神仙洞。位于清水寺下游500米处龙凤岩有一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悬崖处一石洞叫神仙洞,传说是太白金星隐居修炼的地方。直性禅师也曾居清水寺龙风岩神仙洞,单身独影,藏修七年。
  2、神仙床。位于神仙洞对面有一石洞,洞内有石床,传说为太白金星隐居修炼时休息的地方。
  3、金蟾望月石。位于神仙洞上面山顶处有一蛙形巨石奇观,被称为“金蟾望月石”。该石神形兼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唯大自然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传说在桐柏山清水寺下游绝壁上有一山洞,洞下有处深潭,曾经住过一只金蟾,金光灿烂,光彩夺目。金蟾饱饮清潭水,饥餐山百花,日子过得清静惬意。后来太白金星寻山修道,来到了深潭上面的洞内隐住,金蟾便经常爬在洞旁边听太白金星讲道。天长地久,经年累月,金蟾就有了仙气。月亮的仙宫中,有一只兔子,体态玲珑,洁白如玉。一日玉兔偷下仙界,游玩桐柏山,发现清水寺下仙气袭人,金光闪耀,便寻迹而来。此时金蟾正在水中洗澡,体态优美,一表人材,玉兔见之顿生爱慕之情。后来每逢夜晚的时候,玉兔就偷偷下凡,来到桐柏山与金蟾一起戏耍、游戏,好不快活。金蟾、玉兔天天玩得非常开心,成了一对密不可分的朋友。玉兔下凡的事,后来被嫦娥知晓,便将其锁入笼中,从此,金蟾再也见不到玉兔。因思念玉兔心切,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金蟾就爬上山梁,遥望月亮,希望有一天玉兔再回到桐柏山。就这样,金蟾白天睡觉,夜里醒来遥望星空,浴风沐雨,至死不渝。金蟾不知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化成了大岩石,成了“金蟾望月石”。
  4、龙凤岩。位于摩云垛西,岩石呈龙凤状,十分壮观。乃昔真空禅师与其胞姊藏修之处。其姊结茅岩下,师栖洞中。
  5、磨云山寨。又叫老王寨,与撑天峰遥相对峙,寨墙横跨摩云垛和卧虎山,保存基本完好,是当地农民为避乱而建。
  6、天锅山。位于磨云山寨北侧,与与撑天峰隔涧相望,山顶有石锅一口,终年有水。传说天旱时,村民上到天锅山上,把石锅里水洒向那个方向,那个方向就会下雨,十分灵验。清水寺,位于太白顶以北植树活动磨云山寨市老年大学学员到清水寺考察新栽的松树香炉峰,位于太白顶以北,该峰四面绝壁,地势险要。金蟾望月石,位于磨云山寨南,为一飞石构成
  神仙床,位于磨云山寨南山腰一石洞内,为一天然石床,传说是太白金星就寝之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