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旅游信息
烽火岁月树丰碑 ——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州的红色足迹
  • 发布时间:2024-09-03 08:5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游客在位于广水市吴店镇塘畈村尹家湾的鄂豫皖中央局成立旧址纪念馆参观

随州,北接中原,南临江汉,境内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三山拱卫。特殊的地理环境,为中国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建立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优越条件。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这里诞生、发展、壮大。这支劲旅,孤悬敌后,独立作战,如锋利的钢刀悬在武汉地区日伪军的头顶,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8月下旬,记者前往广水市吴店镇塘畈村、浆溪店村和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探访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州的红色足迹。
    余家店打响湖北抗日第一枪
    走进位于吴店镇塘畈村尹家湾的鄂豫皖中央局成立旧址纪念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将我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9年1月,李先念率豫鄂游击大队160余人从河南竹沟南下进驻浆溪店,在这里开辟了湖北抗日第一站,同年2月在余家店打响了湖北抗日第一枪,掀开了武汉外围敌后大规模抗日游击战的序幕。”塘畈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元介绍,“过去我们这一带都叫浆溪店,从1939年到1945年,李先念先后多次率部队到这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帮助当地群众开展农业生产,这里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发源地、重要的活动地,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二次组建地、中原突围休整地、桐柏战役策源地。”
    湖北抗日第一枪是余家店战斗。1939年2月26日,李先念派周志坚带领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两个中队到应北与中共应山县委联系,次日在余家店第一次与日军正面作战,首战告捷,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余家店战斗后,李先念率部离开浆溪店,1939年5月进驻安陆赵家棚。赵家棚与随南白兆山隔涢水相望。此后一年间,李先念率部队对随南白兆山实行了环形包抄,对山四周的敌伪进行打击、驱逐,为“拿下白兆山,建立根据地”奠定基础。
    1940年1月3日,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改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遵循中原局的部署,鄂中、鄂东、豫南3个地区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统一整编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至此,豫鄂边区党组织和部队实现了全面统一,豫鄂边区抗日武装队伍发展到近万人。
   新四军五师在随南九口堰正式建军
    1940年4月,蒋介石密令鄂东所有部队向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和地方武装进攻。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豫鄂挺进纵队处境十分危险,为了争取抗战主动权,中原局刘少奇同志电示挺进纵队:“在京、应、安陆一带的部队亦应依据敌情变化,积极向大洪山随南一带发展。”明确指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应该进军随南。
    白兆山是大洪山向东延伸的支脉,与大洪山东南麓相连,以随县南部为主体,中心区在随南洛阳店太平寨、罗山寺、围山一带。这里是国统区和日占区的结合部,是华中抗战的最前线,它纵横百余里,横跨鄂中随县、安陆、京山、钟祥,出则连接江汉、鄂东、鄂南,威胁武汉,退则有三五日回旋之地,是开展抗日游击战的战略要地。
    1940年6月,李先念率纵队主力挥戈西进,发起开辟随南白兆山的战役。战役结束后,纵队司政两部进驻白兆山东北麓的洛阳店九口堰孙家大湾,纵队直属单位也相继进驻九口堰周围,拉开了以九口堰为核心地带的白兆山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大幕。
    “在部队进驻一年多以前,豫鄂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政治指导部已经派工作队在这里开展工作,建立了党的组织,改造了部分地方政权,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十分有利。”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原馆长顾世国介绍。
    洛阳镇九口堰村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明清古建筑民居——孙家大院,是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孙家后人孙丽平介绍:“当时两个太爷爷带头为部队筹集钱粮和军需物资,同时腾出大部分房屋让司政两部入住。”
    皖南事变后,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部主任,王翰任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在九口堰正式建军,五师将领在此通电就职,并召开了隆重的建军典礼大会。新组建的新四军第五师依照新四军全军序列编成,辖第十三旅、第十四旅、第十五旅、第一游击纵队、第二游击纵队和豫鄂区党委警卫团,官兵发展至15300余人。
    顾世国说,九口堰见证了新四军第五师创立、组建、发展、壮大的历程。从1940年6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政两部进驻九口堰,到1942年6月被迫向鄂东转移,整整两年时间,九口堰成为鄂豫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新四军第五师不仅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进攻,还以白兆山为轴心多次在安陆、京山、广水打击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初期,新四军第五师先后在浆溪店成立了野战纵队、鄂东和江汉军区、鄂豫皖中央局和军区(后改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发起了著名的桐柏战役。为适应形势需要,根据中央指示,1945年10月30日,新四军第五师、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与自湘粤边北返的八路军南下支队(第359旅主力)组成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及后勤机关设在浆溪店。
    红色热土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红色薪火永相传,革命老区展新颜。
    吴店镇镇内分布着鄂豫皖中央局成立旧址、桐柏会议旧址等47处革命旧址。该镇2007年被纳入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联合体,2015年被国务院批复纳入鄂豫皖重点革命老区,2018年被授予湖北省红色文化镇。2022年,浆溪店村、塘畈村被纳入中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该镇深挖红色资源,整合资金5000多万元,修缮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及李先念、郑位三旧居等房屋73间,打造了尹家湾鄂豫皖中央局成立旧址纪念馆、红色报馆、信应地委成立旧址、桐柏党政军成立旧址、浆溪店红色文化园等多个红色场馆,刷黑红色旅游道路12.5公里,形成了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旧址群,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持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红色文旅产业,以‘红色’文化赋能‘绿色’经济。”该镇镇长陈珍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以浆溪店红色革命旧址群为代表的精致景区,打造黑洞湾休闲度假区、小花文化产业园,规划红二十五军长征、中原突围和‘广水红旗渠’三条精品线路,做强红色文旅产业,打造红色旅游名镇、绿色经济强镇和古色文化新镇。”
    在九口堰村,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孙家大院保存完好,1982年九口堰革命旧址纪念馆成立。1984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题写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的匾额。
    以孙家大院为中心,九口堰村分布着师直机关、抗大十分校、挺进报社、边区建设银行、战地医院、兵工厂旧址等。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20年,九口堰村被纳入中央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该村依托古色村落、红色文化、金色银杏、绿色山水等资源禀赋,推动红文、红旅、红廉、红农融合等,每年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2023年,曾都区乡投公司投资2.3亿元在该村实施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地提档升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集红色研学培训、户外拓展体验、乡村休闲住宿、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全力打造4A级红色教育旅游景区。
    洛阳镇党委宣传委员易睿其表示:“洛阳镇将锚定‘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乡村振兴镇域发展荆楚样版’的目标,坚持以农文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为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旅游资源,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持续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新时代‘农旅融合、强村富民’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