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旅游信息
生态旅游乘风起 青山绿水引客来 ——随县淮河镇的非凡十五年
  • 发布时间:2024-08-07 09:4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西游记漂流 

 随县淮河镇,是千里淮河的源头,是第一个以淮水命名的乡镇,素有“千里淮河源、生态淮河镇”之美称。
  十五年来,淮河镇依托其优越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全域文旅和大美淮河,已初步形成“品牌响亮、景区集群、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全域发展新格局,为鄂北文旅新高地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华丽蝶变
  淮河镇龙泉村,曾是一个偏远且交通闭塞的村落,村民只能靠砍树烧炭维持生计。淮河镇上有9条淮河支流,其中碾子庄河畔的龙泉村是镇上最偏远的村。
  “那时的百姓真苦,交通闭塞,基础薄弱,耕地少,是镇上最偏远的村,烧炭实乃生活所迫、无奈之举。”龙泉村老村支书曾兆童回忆道。这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木炭一度因品质上乘而畅销鄂豫两省,成为远近闻名的“木炭村”。
  “家家户户烧炭,山坡上到处都是冒烟的炭窑。”曾兆童说,“但细细算一笔账,村里70多户‘卖炭翁’起早贪黑上山劳作,一年下来收入也不过万元。”
  长年累月的伐木烧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痛定思痛,淮河镇党委政府决心转变发展思路,挖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2009年,随岳高速北段建成通车,随后修建的穿村公路连接起随岳高速与312国道,使襄阳、南阳等周边城市到龙泉村只需1个多小时,为龙泉村带来了发展机遇。
  同年,引进投资商投资1.2亿元,在该村建设了大型神话情景漂流项目,漂流河道全长9公里,落差110米,沿途设计《西游记》系列故事情景。
  自2012年正式开漂后,景区迅速走红,并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旅游旺季时,最多一天接待漂流游客13000人左右,高峰期门票日收入突破100万元。
  “2009年新随县成立,西游记漂流景区也成功落地,全镇产业结构发生巨变,逐渐从‘黑色’经济转变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从传统的矿业、工业、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淮河镇四级调研员张成友在镇里工作了40年,谈起淮河镇十五年来的变化,他感慨万千。
  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漂在西游记,吃在慈云居,拜在太阳神,养在抱朴谷,玩在竹筏漂……”近年来,该镇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淮河镇围绕打造高品质“桐柏山休闲度假区”的战略目标,先后引资16亿元,打造出西游记漂流、抱朴谷两个国家4A级景区,神农部落、慈云居两个国家3A级景区,目前正在建设淮河镇玉皇顶文化园、桐柏山淮河源竹筏漂两大文旅项目。
  旅游服务业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农家屋,售卖旅游商品、特色农产品、土特产,在景区务工就业……
  “我们现在能在家门口做生意,谁还愿意外出打工呢!村里环境好,游客多,生意好做。”龙泉村村民刘红霞每天在自己的农家乐和丈夫忙得不亦乐乎。
  据统计,2023年淮河镇四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带动镇域内1000余人参与旅游产业,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3000余万元。
  目前仅西游记漂流景区周边,已拥有4家生态庄园、12家精品民宿、68家省级农家乐。
  2019年,龙泉村获评“湖北省旅游名村”荣誉称号。从前砍树烧窑的“木炭村”,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村。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淮河镇的老百姓们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体验西游记漂流、攀登玉皇顶、漫步抱朴谷……行走在淮河这片充满活力和神奇的土地上,让人强烈感受到这里生态、文化旅游给游人带来的震撼。
  近年来,淮河镇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地理条件、人文特色,全力挖掘淮源文化、西游文化、神农文化、中医文化等,打造“全域旅游、全景淮河”的发展业态。
  随着各类高标准基础设施的建成,淮河镇镇村面貌实现“华丽变身”,从一个偏远的不知名地区变为备受游客青睐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山如黛染、水似碧玉,万木争荣、鱼跃鸟飞。走在盛夏时节的淮河镇区,一幅韵味十足的山水田园水墨画跃然眼前。
  “我们7点多就开车过来了,准备在这玩一整天。”在4A级景区抱朴谷康养旅游区,随州市民陈先生正和三五好友观赏雨后瀑布美景,“整个镇区都很美,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下午我们计划去漂流,玩完返程回家很方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淮河镇坚持发展与保护并行,不断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做好集镇管理整治,实施环保“攻坚战”,推进“四个三”工程,提升镇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致力于实现河畅、水清、路通、景美、人悦。
  随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淮河镇党委书记秦学介绍,今年“十一”假期将正式对外开放桐柏山淮河源竹筏漂项目。该项目是“鄂豫共融”的示范型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亿元,除了打造主题性静水漂流,项目规划包装改造一河两岸两省四个村庄500余农户房屋,两岸分别修筑4公里5米宽沿河生态通道,打造49处人文景观。
  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淮源生态特色小镇建设、汪湾环境改造、房屋包装改造、水网微电网改造、“田园综合体”建设、生态停车场、村民综合文体广场、河道整治、道路硬化、景观坝修建、山田整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淮河镇的非凡十五年,是生态旅游乘风而起的十五年,也是青山绿水引客来的十五年。如今,走进随县淮河镇,不管是集镇还是村落,处处透露出一股火热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金山银山”正与“绿水青山”一起,为淮河镇唱响一曲曲动人的美丽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