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旅游信息
特色小镇的旅游经——记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长岗镇
  • 发布时间:2016-10-29 10:4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苍苍茫茫汉之东,拔地擎天一大洪。倒映岚光三十里,长岗店在翠声中。”在楚北高空第一峰——大洪山的主峰脚下,有着一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旅游兴盛。她就是湖北省旅游名镇——长岗镇。
    这里,曾是中国佛教的神圣地,佛教曹洞宗在这里中兴,佛法远播海外,成就了“中天佛国”之美誉;
    这里,曾是绿林起义的策源地,西汉末年王匡王凤冲天一怒揭竿而起,书写了令人称奇的历史传奇;
    这里,曾是红色革命的见证地,李先念、贺龙、陶铸、陈少敏等革命前辈在这里浴血奋战,炼就了铮铮男儿的铁血情怀;
    如今,她像楚北大地上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正以璀璨的光芒,再铸全国特色小镇的新辉煌。
    长岗,一个有故事的小镇。她宛如一个婴儿,卧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的怀抱。版土面积127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辖9个行政村。长岗的集镇形成源起西汉。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领袖王匡、王凤踞绿林山(大洪山)“两王洞”欲营帝业,发誓夺取京都长安,暂以山下的“长岗店”代替“长安”。至明初,有名叫“周长岗”者重建于现址,故称长岗。
    长岗,一个有信仰的小镇。“一步三座庙,烟村四五家”,这是世居长岗的祖辈嘴中的古话。“咚--咚-”,雄浑悠远的钟声,穿越千年时空,连接起境内大洪山佛教一脉相承的因缘。大洪山在历史上久负盛名,除了其巧然天成的自然环境和名人辈出的灵山福地外,最重要的还因为这里曾是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丛林、日本曹洞宗的中兴之祖。《大洪山志》记载云,“大洪山山连山山山相连,洪山寺寺接寺寺寺连接,香客信士络绎不绝,晨钟暮鼓彼落此起。”洪山寺历来为佛教信徒的精神圣殿。
    自2009年起,随州市委市政府将大洪山纳入 “圣地车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全市之力支持大洪山建设,由此吹响了加快大洪山开放开发的号角。顺风而行,顺时而动。2012年以来,大洪山深化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合作,该公司已累计投资近15亿元开发建设大洪山核心景区。在山上,核心景点大慈恩寺整体建筑群依山而建,座北朝南,沿用唐代建筑风格,华丽恢弘,格调高迈。标致性建筑金顶内外全部为黄铜铸造,佛光灿灿,熠熠生辉,与大悲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山下,华中最大的游客接待中心、集观光休闲一体的慈忍公园、正在修建的禅修中心,使景区的文化元素更加彰显,整体形象显著提升。伫立长岗镇,遥望金顶,高耸云天、气吞江汉,宛若天宫仙境,一派盛唐气象。
    挖掘山的灵性,做活水的文章。景区管委会多方筹资对长岗集镇街道进行全方位、高标准包装改造,着力打造“一河两岸”风光带。如今的长岗镇呈现出一派“黑瓦银面马头墙”的齐整风格,显得古朴典雅,与周围山水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正在建设的占地约3000亩的大洪山旅游新区将成为未来长岗镇的“集镇新区、服务配套区、旅游度假区”。
    长岗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核心景区,自然景观丰富独特,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的美誉。境内有“楚北天空第一峰”—宝珠峰、中华银杏第一树—千年古银杏、空中悬湖第一池—白龙池、鄂北佛教第一寺—大慈恩寺、华中生态第一漂-大洪山森态漂流。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中氧离子含量丰富,具有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是旅游避暑的绝好胜地。“苍松翠柏长生地,绿水青山古洞天”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长岗镇的人口居民平均年龄位居全国第二。
    身临其境,阳春可观花,炎夏可避暑,金秋可登高,隆冬可赏雪。游山则“千峰耸峙白云隈,积雪经春未肯干”,观水则“千寻碧涧空中落,一片白云岭上生”,览林则“垂荫伞盖千峰秀,溪吟风嘤万壑幽”,探洞则“山河泉石奇中异,鬼斧神工天之作”,溯古则“汉东百川佛号起,楚北千河玉露生”。
    今天的长岗,树更青,水更绿,人更欢。走过风雨,卸下浮躁,远离尘嚣的人们正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删除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来到长岗休闲度假是幸福的:家常的小菜、甘甜的山泉,名山秀水的春华秋实,万壑千岩的松涛与涧鸣都会在不经意间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品一品生长在终年云雾缭绕的山腰的榔头寨野茶,尝一尝清冽山泉酿造的长岗豆腐,听一听雄浑铿锵的大洪山锣鼓,逛一逛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古街……小巧别致的长岗是这般的洁净而悠闲。登山、戏水、踏青、观花、赏雪,垂钓……时光是如此静好,原来,遇见便是美丽。
    近年来,大洪山高举 “佛教名山、养生天堂”大旗,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顶天立地”目标 (山上核心景区打造一个5A级旅游景区,山下镇区村庄建设多个4A级旅游景区,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 “全景大洪山”。今年前三个季度,大洪山景区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大洪山景区党工委书记万明、管委会主任罗兰表示,“十三五”时期大洪山将继续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全力做好 “旅游+”文章,着力构建“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全景式打造,处处皆风景。按照“改房、改厕、改路、改水、改圈”及“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的“五改四化”要求,一年来,长岗镇累计投入6500万元,全面实行省道沿线250户农房改造搬迁、4个小集镇提档升级,8个小游园、10个小广场建设,1000亩景观带建设和1000植物园土地流转,栽植花卉苗木170余万株。长岗境内333省道沿线,美丽乡村旅游画廊已经成形,形成了生态宜居的特色。几年来,长岗镇先后获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生态镇、荆楚最美乡镇、湖北省卫生镇、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和全省30条乡村避暑度假游线路之一。
    全产业发展,丰富旅游产业链。长岗镇绿水村地处大洪山核心景区,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近年来,村民们看准旅游发展趋势,纷纷开起农家乐和乡村客栈,全村600人中半数以上成为旅游业服务者。部分村民按照 “旅游+”的思路,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种植高山药材、养殖娃娃鱼,搞起了旅游观光园。2015年,绿水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47元,其中仅观光园一项,就为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绿水村是长岗镇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长岗镇按照按照“全域四季、四季可游”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新型乡村旅游项目。珍珠泉村有机大米农业种植区,黄木淌村“花果海”农业体验区,东庄畈村 “原石部落”婚纱摄影主题公园,熊氏祠村火山湖汽车露营基地,喻家湾村乡村嘉年华野外拓展区等乡村旅游项目已初步形成规模,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扛起增收大旗,旅游产业集群正在初步形成。
    风正帆悬,当下,长岗镇借助发展全域旅游的契机,告别传统的景区发展模式,积极的拓展旅游全产业链,整合优质资源,使旅游业引领景区的经济发展,加速由中国特色小镇迈向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