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八访涧景区
  • 发布时间:2017-09-29 10:4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八访涧秋色

张良洞,该洞为一巨石构成,洞深丈余,传说为汉代良臣张良晚年隐居修仙之处

龙潭瀑布

柳林涧

政治部旧址

李家沟

       八访涧景区位于太白顶主峰南麓,上至东塔园附近,下至太白村茅庵寺,北与太白顶景区毗邻,南与熊潭沟景区相连。该景区是一条长达6千米的大峡谷,面积7.5平方公里。举目远眺,秀峰幽谷连绵,清溪飞瀑串珠,是一条最能体验风景区山水神韵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游览线,也是汉代名臣张良的隐修之处和汉高祖刘邦八访贤臣传说地。
A 灵山隐良臣
  张良,字子房,相传为开封陈留人,据《汉书·张良》载:张良辅佐汉高祖统一天下,积劳成疾,体弱抱病,为求长寿清静,便隐逸山水,学道修仙,修身养性。
  据明成化《河南通志》和清乾隆《桐柏县志》载,汉留侯张良辅佐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积劳成疾,抱病隐退,从长安终南山辗转来到淮河之源桐柏山,于主峰太白顶一洞穴隐居,故此洞名曰张良洞,该洞呈拱型,有一屋之深,冬暖夏凉,虽三伏而无蚊蝇,堪称避暑胜地。洞外有张良品箫遗址。张良与鸟语花香为伴,过着清闲静养的日子,极目长天,品箫歌啸,退尽了打江山时运筹帷幄呕心沥血的苦恼,也没有了功成名就后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心累。
  张良洞下临一条深谷,名曰“八访沟”。张良隐退后,汉高祖和吕后很是思念张良这位开国元勋,想与这位忠臣分享荣华富贵,就令使臣从长安骑马坐轿来桐柏山邀请张良回归。前后派遣八位使臣前来,都被汉留侯张良婉言谢绝。前来的使臣费尽心血恳劝,谁也劝请不回张良,反而被他的清风亮节所感动,他们一方面担忧完不成使命要受朝廷指责,一方面又十分留恋于这淮源桐柏山“万顷白云蒸绿壁,一声鹤唳上青霄”的美好风光,一一隐居下来,朝夕与张良为伴。如今,桐柏山还有张良洞和品箫台数处胜迹。太白顶南的八访沟层林碧透,曲折幽邃,长达十数里,就是汉初八位使臣恳请张良回归而留下的美名。太白顶云台禅寺供有九国公汉白玉雕像,即是后人景仰张良与八位使臣的晚节而雕刻。张良居中,八位使臣环列,仿佛在谛听美不胜收的盈耳松涛,可惜九国公雕像十年动乱中被毁,实为遗憾。这位当年胆气包天,敢于椎杀伏击气焰万丈的秦始皇,一锤下去震动了五湖四海的大英雄,晚年竟有这样超然的襟怀,令后来名士无不艳羡。张良激流勇退从君权制森严的影子里走了出来,摆脱了千丝万缕的名利牵挂,真是获得了精神上的人性解放,实在拥有了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轻松。“鲤鱼脱得金钩去,摇头摆尾再不回”,如果说,槌击秦皇的张良是一个大无畏的平民英雄,那么,甘于淡泊功名富贵的张良,便是一个大无畏的立体的豪杰,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非凡的豪放之情操,杰出之气质。
  相传张良死后,葬于太白顶西南山脚下古庙茅庵附近。该墓面积近一亩,当地有张良头枕太白顶,脚蹬十字河之传说。在位于茅庵附近的太白村尚家湾有一古庙,名曰子房庙,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张良所建。庙内供奉有张良像,与子房庙融为一体。
B 红色旅游地
  这里还是红色旅游胜地。在八访涧下游有一村庄叫李家沟,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桐柏解放区,解放军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机关和桐柏军区政治部先后设在八访涧下李家沟,现遗址尚存。
  1945年11月,中原军区三大主力部队于新城地区会师。新四军第五师撤离洛阳九口堰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与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豫东独立团合并组建了“中原野战军”,李先念任司令员。野战军政治部机关设在李家沟。
  1947年12月5日,刘(伯承)邓(小平)大军第十纵队向桐柏山区挺进,6日,十二纵队与中原独立旅合并组成江汉军区。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桐柏军区于应山北成立,第一军分区机关驻随北三合店汪家台子,后迁随北新城李家沟。17日,江汉军区挺进随南。
  1947年12月24日至25日,桐柏军区政治部进驻随北新城李家沟,政治部首长有:刘建勋、余承斌、陶铸、赵紫阳等。政治部副主任余承斌率领4个分队到随北县的青苔、新城、沙河店等区领导和指挥各地的军事斗争和地方工作。桐柏军区政治部于1948年冬撤离。
C 风光奇绝处
  桐柏山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八访涧是一条长达6千米的大峡谷。举目远眺,秀峰幽谷连绵,清溪飞瀑串珠。春有山花烂漫,秋有红叶似焰。峻山连绵叠翠,异洞奇石峭壁。是一道最能体验风景区山水神韵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风景线
  景区主要自然景观有:
  朝阳洞:位鬼谷洞西崖,上下绝壁,行人难至,洞口常现兽迹,常有虎豹居此。
  黑龙潭:位于龙潭寺上游,逆溪流而上,穿过一条景色秀丽的峡谷,便见到有一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在瀑布下面有一深潭,潭口只有两米左右,潭水湛蓝清澈,深不可测,随着直泻而下的瀑布,不时荡出阵阵涟漪和旋涡。传说这潭深通东海,龙王派小黑龙负责桐柏山一方唤云布雨,是黑龙布雨时的出入场所,人们就叫它为黑龙潭。炎旱时农民至此祈雨必应。
  八访涧:又叫访贤涧、八访沟,位于太白顶主峰南,是汉高祖刘邦访张良处,水向西南,归于汉水。传说张良到桐柏山隐居后,汉高祖刘邦曾率文武八大臣到此造访,故称八访涧。
  柳林涧:即八访涧下游诸涧合流交汇而成,两岸悬岩耸峭,溪谷盘折,杂花异草,激流清泉。
  茅庵寺:又叫崇山寺,位于龙潭寺西,了尘和尚创建,此寺山盖青松,溪涌碧流,2015年由七尖峰云堂寺主持出资重建。
  龙潭寺:位于真如岭南麓,触清和尚创建,柳林涧龙潭之水绕寺而过,十分清幽,解放后为村林场所占。
  子芳庙:位于白云村尚家湾,是为纪念汉代三杰之一张良所建,此庙有大殿六间,庙内供奉有张良像,庙口有子房庙碑文,庙后这颗古银杏树。附近百姓常来庙里烧香叩拜,以纪念汉代名臣。现由释永广主持
  古银杏树:位于子芳庙后,为纪念汉代名臣张良所栽,具有1000年树龄,树干三人合抱,树冠遮阴1亩有余,与子芳庙相映成奇。
  李家沟红色旅游胜地:位于桐柏山太白顶南麓山脚下,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地处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太白村八组。相传这里在清代有一李姓人家,为清代御封武督司,并建有督司府,李家沟因此得名。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桐柏解放区,解放军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机关设在八访涧下李家沟,现遗址尚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