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风光奇绝处 美丽太白顶
  • 发布时间:2017-03-11 09:3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美丽太白顶

太白顶云台禅寺

香炉峰,位于太白顶以北,该峰四面绝壁,地势险要

 

田王寨瓮城门

龙潭瀑布

东塔园,位于太白顶主峰东侧,属省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地

太白顶导览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太白顶为桐柏山主峰,登顶远眺,北视中原,南阅楚天,万山俱下,极目千里,海拔1140米,又名凌云峰、白云山、胎簪山,大复峰。
    随县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位于随州市西北部,横跨豫鄂两省,为千里淮河源头,总面积75平方公里。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宗教文化、革命遗址于一体,尤以太白红叶、古寨城堡称二绝。
    关于桐柏山之名,最早见于《尚书 禹贡》,其云:“导淮自桐柏”。据《桐柏县志》记载:“自大禹导淮之后,人知自桐柏县矣。然《尚书 禹贡》之所谓桐柏山是所以名山,非即以名县也。”可见桐柏山之名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历史上,江河淮济被誉为“四渎”——黄河是“母亲河”,长江是“生命河”,济水是“思源河”,淮河是“风水河”。“四渎”中,黄河、长江源头人迹罕至,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淮河和济水源头便成为历代君王祭祀的场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中就有淮河。于是桐柏山始建淮祠。历代君王为祈福消灾,对淮之神由东渎大淮之神,封到长源公、长源王。如今主峰太白顶上建有一井,称之“大淮井”。淮河从这里开始奔涌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大淮井终年丰沛,从未枯竭。唐代茶圣陆羽考察天下沏茶名泉时,将淮源之水列为“天下第九佳水”。
    因桐柏山占有淮源之灵气,所以隐士修行人曾在“天下七十二福地”中,将桐柏山列为“第四十一福地”。至清嘉庆年间,太白顶的云台禅寺便享有 “南方普陀,北方云台”的盛名。这里成为中原著名的佛教胜地,名僧辈出。
    景区自然景观丰富,涵盖景点50余个,峻峰、峭壁、奇石、异洞、古塔、寺庙、古寨、瀑布、溪潭等各类景物景观1000余处。太白顶和田王寨为景点的集中分布区。太白顶俗称“楚北第一峰”,其中“大复横云”、“日出”、“佛光”被誉为桐柏山三绝,“太白红叶”、“惠兰”、“杜鹃花”等颇负盛名,形成桐柏山太白顶景区特有的自然景观。秋天是桐柏山最美丽迷人的季节。每年10月霜降前,满山遍野的黄栌树如霞似火,球状的树冠在逆光照射下像团火球,一树连一树,纯净一色,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穿越红叶林中,仿佛进入一个热烈、灿烂、喜庆的天堂,处处都有一张张笑脸相迎。
    太白顶还被誉为史前三圣山(盘古开天之山、炎帝图腾之山、禹王治水之山)、佛道两胜地(佛、道合一),有“三千年兵家必争、三千年无双福地”之美誉。主要文化遗址有:云台禅寺、田王寨、东塔林、摩云山寨、盛家寨、义和寨、张良洞、鬼谷子洞、神仙洞等。
    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又是革命老区,革命遗址尚存。位于景区内的太白村李家沟,是解放战争时期桐柏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旧址;辛集村曾畈,军区后勤医院旧址;太白村温家湾,被服厂旧地;解河村戴家仓屋为解放军桐柏军区司令部和军区枪械所旧址等。
    随州市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是省政府1997年8月正式审批公布的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2009年12月29日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将把景区建成“一心一带五个分景区”。一心:新城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一带:鄂北乡村风情旅游风光带;五个分景区:田王寨景区、太白顶景区、清水寺景区、熊潭沟景区、八访涧景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