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我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及优秀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安排,组织申报了一批优秀案例和短视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体现了近年来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现对这部分优秀案例进行集中展示,进一步发挥优秀典型经验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市信用高质量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案例一:随州“信易+”推动政务服务简办快办
(报送单位:随州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案例特色:坚持“技术+制度+机制”系统集成改革理念,以“数据赋能+信用承诺+审管联动”为支撑,全方位、闭环式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压减申请材料,部分事项申请材料精简达80%。蹚出既简单快捷又风险可控的“极简审批”新模式,受到“信用中国”关注推广。
(一)编制三张清单,筑牢告知承诺事项基础。制定高频事项清单、“免证办”事项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事项清单。将644项高频事项中部门不能自行核验的报告、批文、其他类申请材料1102个作为重点改革对象,梳理第一批428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346个事项实行容缺受理。
(二)用好三个平台,构建在线核查支撑体系。建设电子证照“一码通”平台,升级受理审批平台,统筹“审管联动”平台,完成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接,将受理审批系统中告知承诺等审批信息与“互联网+监管”等监管平台中监管信息“双向推送”。
(三)建立三项机制,实现承诺践诺闭环管理。制定了《随州市政务服务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试行)》《随州市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实施办法(试行)》,常态化组织业务培训,推行审管联动模式,基本实现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无缝衔接。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和虚假承诺失信名单制度,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案例二:随州市构建安全生产监管信用分级机制
(报送单位:随州市应急管理局)
案例特色: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专用特种汽车制造企业。作为随州老牌专汽企业,该公司近年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各项企业主体责任为准则,以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为主线,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为要求,一体推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水平提高。2022年,该公司被评为随州市第十一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在该公司已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情况下,作为监管“红名单”企业,属地监管部门曾都区应急管理局按照安全生产信用分级监管原则,近年来无事不扰,减少检查执法抽查频次,以提供政策支持及安全生产服务为主,协调企业统筹安全和发展,将安全生产信用建设融入企业经营理念,激励守信者自觉在经营活动中践行诚信承诺,为随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案例三:出台《曾都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报送单位:随州市曾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案例特色:今年来,曾都区人社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了《曾都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行信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并按实得分数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照优秀、良好、一般、不予评级进行动态等级评定。2023年对全区共39家符合评定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了动态等级评定。对评定为优秀的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后每12个月内抽查1次;15家评定为良好等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后每6个月内抽查1次;5家评定为一般等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评定后每3个月内抽查1次;对10家不给予动态等级评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6个月的整改完善期,6个月期满后根据实际情况评定动态等级。2023年8月25日上午,曾都区人社局为信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动态等级获得优秀等级的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了授牌。并将评定结果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办公场所醒目位置予以张榜公示,提请各市场主体、劳动者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监督,以此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诚信规范经营,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求职用工体验。
案例四:广水农行成功发放全省首笔信用“和美乡村贷”
(报送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水市支行)
案例特色:近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共同缔造、共同富裕”理念,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目标,探索出兼具市场功能和民生性质这一独具特色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乡村合作公司。因其“身份”的特殊性,该市场主体存在信贷支持的准入难点。
广水农行立足县域“三农”,始终秉持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战略定位,积极探索信贷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为有效解决公司融资难题,打通信贷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省、市县三级行业务骨干组成专班,多次到乡村合作公司开展调研,了解乡村合作公司内部治理、经营模式、经营状态、星级评定等情况,厘清授信准入重点。通过现场测算、反复验证,在全省率先推出为乡村合作公司量身订制的新型贷款品种“和美乡村贷”。
2023年8月13日,在多级行的共同努力下,广水农行成功向广水市双塘村所属集体经济组织广水市益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发放全省首笔信用“和美乡村贷”100万元,有效破解了广水市乡村合作公司无抵押融资难题,标志着农行在服务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信贷需求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广水农行的创新服务有效解决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融资难题,农行“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将让“和美乡村”之花更加娇艳。
案例特色:近年来,广水市税务局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充分运用纳税信用评级机制,从拓展贷款渠道、扩大宣传效应、抓好全程辅导入手,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经济发展壮大赋能增效。
一、信用转为资金,获得感更“实”。2019年至今,广水市税务局与金融机构深化合作,运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不断完善“税银互动”机制,助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2023年,共有733户企业通过“税银互动”获得银行授信贷款3.64亿。
二、拓展结果运用,覆盖面更“广”。广水市税务局通过税企互动平台、电话、上门辅导等多种方式,点对点提醒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修复纳税信用,让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够享受纳税信用增值服务。2023年,A、B级纳税人达3308户,占比达到49.44%,4家企业通过纳税信用修复,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三、抓好全程辅导,服务面更“优”。广水市税务局通过召开税企座谈会、依托“老李说税”和“广水税务云课堂”开设专题直播课、打造“没办成,我来帮”团队等途径,加大信用等级和“纳税信用贷”相关政策解读,确保服务到位。
(报送单位:随县财政局)
案例特色:为做好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纾困解难工作,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随县财政局多措并举支持政府采购供应商开展合同融资,积极推行“政采贷”,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资金不足等困难,“政采贷”业务的融资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政府采购中标供应商和服务企业融资。中小微企业凭中标通知书、政府采购合同,即可申请政府采购贷款,单笔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部分银行高达3000万元。企业借助政府采购信用,以纯信用方式获得贷款,全流程业务办理当天即可完成,实现了无抵押、高额度、放款快、低利率。
随县万和镇一家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的公司计划更换一批新型环卫车,但是一般的贷款需要抵押,利率高,放款周期长。在得知该企业所处困境后,县财政局当天就为该公司申请到200万的贷款额度,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截至2023年12月,随县已经完成政采贷共计16笔,其中线上共计13笔。
案例七:信用评价体系助力涉税机构、市场主体发展共赢
(报送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
案例特色:国家税务总局随州市曾都区税务局为促进曾都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从事涉税服务人员依法诚信执业,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纳税信用为基础,结合委托人纳税信用、纳税人评价、税务机关评价、实名办税、业务规模、服务质量、执业质量检查、业务信息质量等情况,实行信用积分和信用等级相结合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信用等级评价或信用记录。
通过在12366纳税服务平台和办税服务厅公告栏公示涉税机构信用信息,纳税人可选择委托信用积分高的涉税机构代理涉税服务,便于正确、及时履行纳税义务,提高税法遵从度,进而提高纳税信用等级;涉税机构接受纳税人的委托和评价,以优质服务促进信用积分及信用等级的提高,进而优先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便捷服务。涉税信用评价体系助力税务、涉税机构、市场主体三方共赢,为优化营商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